春天已经到了,夏天还会远吗?记得往年的这个时候,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诊治斑丘疹,其中多为蚊虫叮咬性皮炎,但也有不少患者是属于变应性皮炎。
蚊虫叮咬性皮炎与变应性皮炎有何区别呢?笔者在此谈谈两者的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
蚊虫叮咬性皮炎 蚊虫叮咬性皮炎是指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病。主要与节肢动物的叮咬有关,常见的如螨,以春、夏、秋季多见。 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夏秋季节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导致虫咬皮炎的昆虫很多,常见的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等,另外有些毛虫,如桑毛虫、刺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也会引发病症。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螨虫,螨虫非常小,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它既可以直接叮咬皮肤引起虫咬性皮炎.也可以通过其粪便、唾液等引起皮肤炎症。 虫咬性皮炎的表现为叮咬处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丘疱疹、瘀点瘀斑等。中间可见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痒、刺痛感,其中以皮肤瘙痒最为常见。 人体皮肤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所致。 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如:手腕、脚踝、面颈部等,跳蚤、虱子、螨虫等叮咬常见于身体遮盖部位,如:前腹部、后腰部以及会阴、大腿等部位,位置固定不变,常需一周左右皮疹方才消失;皮疹消退后,有短时间色素沉着,但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皮肤颜色。 变应性皮炎 变应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环境中各种致敏物质而引起的皮肤炎症疾患,常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或烧灼感。 变应性皮炎皮疹,大小不一,颜色较浅,形状不规则,常呈片状(有些患者会说整个肚皮都成一个大丘疹了)。 口服、吸入变应原所致者,常呈全身性分布,皮疹部位不定,上午出在A处,很快消失,而下午会出在B处,经治疗或者不经治疗很快消失,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接触性皮炎者,往往直接接触变应原处皮疹明显,也可呈固定性分布,比如金属过敏者,腰带扣处、手表带处以及项链处等,脱离变应原后皮疹逐渐消退,皮肤恢复正常颜色、形态。 治疗和预防 蚊虫叮咬无需特殊治疗,局部涂抹风油精、万金油等常用药物,用于缓解局部瘙痒、肿胀严重的特殊部位皮疹即可,也可局部冷敷。 避免蚊虫叮咬性皮炎的关键在于预防,如:改善居所卫生状况,保持门帘、纱窗完好,定期喷洒灭蚊蝇药物,不带孩子到蚊虫多的地方(如:长期积水处,树林、草丛边),不养猫狗等宠物,不在卫生状况不良处留宿、过夜等等。 变应性皮炎皮疹的治疗,首先要脱离或者避免接触变应原,有些患者皮疹可很快消失,对于瘙痒严重、反复出现的变应性皮炎患者,可使用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以及钙剂、糖皮质激素等,严重患者可使用肾上腺素。 变应性皮炎患者往往具有变应性体质,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变应性皮炎防治的重要环节。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