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株及沙眼衣原体等所引起的一系列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等,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那么,服用阿奇霉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优选药物,其常见药物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因为阿奇霉素(点击获取完整用药信息)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优选。 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阿奇霉素用法:轻症可予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可第一日10mg/(kg·d),qd,之后5mg/(kg·d),连用4天。 半衰期长:阿奇霉素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为35-48小时。在组织半衰期更长,超过60小时。因此,服药3天后,即使停用,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组织浓度高:据研究,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100倍,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 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第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10天后血清内仍有0.3-0.6μg/L。因而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用3天,停4天可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存在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产生的机制,一般认为是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或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 阿奇霉素的抗菌活性呈现明显的PAE,其无论是高于或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均能促进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理吞噬作用,产生机制可能是药物与敏感核糖体亚基可逆性地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细菌非致死性损伤,而细菌恢复核糖体功能及恢复核蛋白质合成时间较长,故其PAE较长。 参考文献:
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患儿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30(17):1304-130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3]雷美生.浅谈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其抗生素后效应.北方药学,2012,8(9):80.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