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患者不能随意服用阿司匹林

2019/11/25 16:06:22来源:村医之家作者:邬时民

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药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它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抑制血栓的形成,还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有些患者把阿司匹林看作“神药”。有的高血压患者,为了防止脑血栓的发生,每天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因为阿司匹林在预防脑血栓的同时,有可能会诱发脑出血。


老年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8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管常出现淀粉样变性,60岁老人中该病发生率为8%,而80岁老人则高达60%。出现淀粉样变性的血管壁会失去正常结构,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出血。阿司匹林最大的危险是诱发出血,对易于发生淀粉样变性的老年人而言,阿司匹林可使脑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脑血管病家族史、患过脑血栓和其他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查血小板功能,如有血小板功能亢进,可服用阿司匹林。鉴于此,除非是曾经患有脑血栓的高血压患者,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要谨慎,特别是注意不要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原则上每天口服不要325毫克,以免出现脑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从理论上说,小剂量阿司匹林几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次数与程度,但是几乎没有副作用并不等于就一定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潜在的副作用,需要予以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者,不得随便停药,如需停药应逐渐减量,这一过程约需2~3个月,如突然停药,有诱发血栓的危险。


胃溃疡及哮喘患者

 

需要指出的是: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说到这个副作用,临床最有名的就是已故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的例子。1996年,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叶利钦接受心脏搭桥术,手术后不得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997年,叶利钦因胃溃疡严重出血再次住院,而造成叶利钦胃出血的“元凶”竟然是阿司匹林。


研究表明,一些患者服用中等剂量阿司匹林数天,即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长期服用该药者溃疡病发率高。其原因是阿司匹林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于是胃酸就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损伤细胞,致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


哮喘患者


哮喘是一种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喘鸣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发热等。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由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


研究表明,在人体呼吸道中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与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共同参与支气管扩张作用。前列腺素对支气管平滑肌不但有强大的松弛作用,而且还能稳定肥大细胞,使之不易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因而有镇痛作用。


但是,由于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导致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居于优势,哮喘患者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和收缩失去平衡,能够诱发危及生命的重症哮喘,所以哮喘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不能与布洛芬同服


另外,阿司匹林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如阿司匹林不能与布洛芬同时服用。服用阿司匹林能减少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以及视网膜内血栓形成;服用布洛芬能使类风湿关节炎红、肿、热、病等症状得以缓解。


虽说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同属解热镇痛抗炎药,前者为水杨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后者为丙酸解热镇痛抗炎药,作用却不同。


如果单用阿司匹林同时治疗冠心病和类风湿性关节,则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减弱,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增加;如果单用布洛芬同时治疗冠心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则对冠心病疗效减弱(虽然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减少)。如果将阿司匹林与布洛芬在同一时间服用,那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好转,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视网膜内血栓形成等作用,后患无穷。


若同时患有冠心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如何用药呢?


正确的做法是:

根据药物动力学的原理,采用打“时间差”的方法,以避免药物之间产生的副作用。就是把两种药物分开服用,可以先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2小时后再服用布洛芬。也可以在服用布洛芬4~6小时后再服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