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小儿出疹性疾病,图文版教你鉴别!

2021/8/24 10:56:31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作者:李俊辰


小儿出疹性疾病那么多,你能分清吗?



在儿科诊室中,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丘疹、疱疹、斑疹等等,形形色色的皮疹,你都能准确鉴别吗?今天就来梳理一下常见的那些皮疹。


1.麻疹


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光、鼻卡他、结膜炎、咳嗽、Koplik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等。


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为发热的高峰期。


微信截图_20210824105825.png

图1:Koplik斑


 微信截图_20210824105846.png

图2:麻疹皮疹

2.幼儿急疹


又称玫瑰疹,患病高峰为7-13月龄,临床表现可有:睑结膜炎、鼓膜炎症、悬雍垂腭舌接合处斑疹或溃疡(有时称为Nagayama斑)、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症状、呕吐、腹泻,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皮疹特点:高热3-5天热退疹出。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见图3),头面颈及躯干部多见,四肢较少,一天出齐,次日即开始消退。


 微信截图_20210824105915.png

 图3:幼儿急疹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冬春季节多发。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可表现为发热、咽炎、食欲减退、头痛、偶有轻度腹痛,此期之后出现皮疹,一般伴有中度发热,持续2-4天。


皮疹特点:自头面、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伴明显痒感,病损一开始表现为斑疹,然后迅速变成丘疹,接着是特征性水疱;然后这些病损可发展为脓疱疹,随后形成结痂(图4),皮疹结痂后多不留瘢痕。


 微信截图_20210824105938.png

  图4 水痘皮疹

4.风疹


风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典型特点是皮疹、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皮疹一般是红色的散在斑丘疹,面颈部→躯干→四肢,疹间皮肤正常,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见图5),通常3日内消退,但也可持续8日。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006.png

图5:风疹皮疹

5.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外毒素介导的弥漫性红斑状皮疹,最常发生在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咽炎患者。


皮疹特点:皮肤弥漫性充血,按压时变白,伴有密集针尖样(1-2mm)隆起,使皮肤表面呈“砂纸”样图6)


皮疹通常始于腹股沟和腋窝,并伴有口周苍白和草莓舌图7)。随后,皮疹迅速蔓延至躯干,然后蔓延至四肢图8),最后脱屑;常在肘前窝和腋下皱襞呈现出线状淤点,称为“帕氏线”图9)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033.png

图6 猩红热“砂纸样”皮疹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053.png

图7 草莓舌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115.png

图8 猩红热典型皮疹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135.png

图9 帕氏线

6.药疹


有原发病症状,大多数患者的皮疹在使用致敏药物后5-14日内出现,全身症状包括瘙痒、低热及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皮疹特点:发疹型药疹表现为红斑疹、丘疹,偶尔有脓疱或大疱,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近端图10)。轻型可能累及面部和掌跖,但大多不会累及肢端。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159.png

图10 药疹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或咽喉痛,或者拒食。若存在发热,通常小于38.3℃。


皮疹特点:皮疹开始为斑疹,逐渐进展为水疱,水疱破裂形成浅表溃疡,且通常累及双手、双足、臀部特别是在婴儿及幼儿中)及四肢。口腔病损为痛性,可能妨碍经口摄食(图11、图12)。皮肤病损为非瘙痒性且无触痛图13)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221.png

图11 手足口病皮损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242.png

图12 手足口病皮损

微信截图_20210824110304.png

图13 手足口病皮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第1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王卫平, 毛萌, 李廷玉, 等. 儿科学(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文中图片来自up to date

[4]ESPOSITO S, PRINCIPI N.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urrent knowledge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pidemiology, aetiology and prevention[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8,37(3):39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