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60岁村医可领钱,标准是服务年限乘以600元

2017/7/10 14:05:28来源:村医之家作者:牛银朋

 

《意见》提出,要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对年满60岁的乡村医生,要求其必须办理退出手续,不再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在《意见》出台前已退出且仍健在的,按照服务年限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一次性退出补助。《意见》出台后按规定办理退出手续的,按照服务年限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一次性退出补助。

 

同时,要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切实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为保证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不降低,在不减少现有补助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新增在岗乡村医生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助。为此,昆明市财政局近日将拨付3659.63万元,用于全市6163名离岗和2814名在岗乡村医生专项生活补助经费。

 

这则消息对于昆明市已经退出而且健在的以及六十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一件事情。从《意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已经退出的村医,无论年龄是否达到六十岁,只要在村医的岗位服务过,后来退出了,均可以至少获得用自己的工龄乘以600元的一次性退出补助金,对于六十岁及以上的乡村医生,那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有关部门还承诺,对于现在在岗的村医,在不减少现有补助的基础上,新增每人每年6000元的生活补助。

 

村医的待遇和老年村医退出后的生活补助等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基层医改过程中的焦点和难题,也是掣肘我国基层医改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医生处于半农半工的身份,新医改之前,大家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销售药品获取中间利润来维持生计。新医改之后,药品要求零利润销售,微薄的医疗服务费和遭遇层层克扣的公卫经费和补助,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村医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部分老年村医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没有统一的退出机制和生活补助作保障,老年村医一旦退出,就要面对跳崖式的生活窘境,所以,老年村医不愿退出坐等补助已是常态。

 

昆明市对离岗村医给出了相应的补助措施,对在岗的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村医给出了退出办法,给在岗的村医承诺了相应的补助。从昆明市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在岗村医每人每年可以领到6000元的生活补助,这些补助只要落到实处,加上村医工作过程之中的公卫经费和一般补助,村医的生活条件将会得到大大改观。

 

这种情况也让村医岗位变得有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上岗就业。这不仅为昆明市新医改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进和落实奠定了基础,政策也为昆明市的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血液,从而让昆明市的基层医疗服务提上一个新台阶。

 

但同时,乡村医疗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有数据表明,目前昆明市离岗村医的人数占在岗村医人数的两倍还要多,相信这种情况不是昆明市的专利,这正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村医年龄分布现状的体现。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导致的:

 

一、繁重的公卫工作让老年村医难以胜任

 

公卫服务是我国新医改的重点和亮点,公卫服务能否搞好,农民的健康事业能否保障,公卫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这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过程中,面对十二项公卫服务、表格填写、电脑录入等需要实际操作的东西,许多老年村医明显体会到能力有限、体力不支。


这种情况一方面让农民的健康水平难以得到保障,公卫工作难以落实。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村医年龄较大,高强度的公卫工作会让他们身体过度透支。

 

二、年轻村医难以进入

 

根据我国农村卫生室的相关管理条例,对于人口小于2000人的乡村,一般是由一个村卫生室负责,每增1000人,可以设置第二个村卫生室。我国的历史条件和各方面的客观因素,让目前大部分老年乡村医生在没有相关保障的前提下,不愿退出的事实普遍存在。只要老年村医不退出,新的村医和年轻村医就难以进入,从而导致村医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村医队伍老龄化严重,也不利于新医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三、准入标准难统一,村医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新的《执业医师法》已经对乡村医生的准入资格做了明确规定,要求进入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者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及以上的水平,方可在村卫生室从事相应的乡村医生工作。


这项规定,不仅符合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人民对较高医疗水平和健康理念的追求,也符合管理部门对基层医疗的管理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和历史原因,大部分老年村医只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能力普遍停留在较低水平,这种情况,既不能满足人民对较高健康水平的追求,也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初衷难以实现。

 

因此,笔者建议,全国各地应当效仿昆明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的老年村医退出办法和补助政策,让老年村医心甘情愿地退出,为年轻的村医进入这个行业创造条件,从而达到平衡医疗资源,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