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的这两个不良反应,90%的医护人员都不知道

2020/11/4 8:02:51来源:医护多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临床广泛用于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和替代等治疗。然而目前众多临床医师往往只重视其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而忽略了其短期应用或常规剂量使用也有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
 
1次静脉输注,
患者出现低钾性麻痹
 
患者,男,43岁。因「咽痛、发热1天,四肢乏力麻木2小时」入院。

基本情况: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伴发热不适,自测体温38.8℃,就诊于院外私人诊所,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静脉输注,输注1小时后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四肢乏力伴麻木,站立不能,由家属抬来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基础家族性低钾周期性麻痹史、高血压病史等。

查体:

T 37.2℃,P 90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意识清,精神状态不好,咽痛,两侧扁桃体不大,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低下,膝腱、肱二、肱三肌反射正常,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WBC 10.5×109/L,N 75%,血钾:1.89mmol/L;

血糖、钠、氯、钙和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头颅CT平扫均无异常。

诊疗过程:

入院诊断为:1、低钾性麻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予以口服及静脉补钾3小时后,患者的四肢肌力逐渐恢复,1小时后能自行站立,连续3天监测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后出院。出院随访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病例分析:

患者既往无基础家族性低钾周期性麻痹史、高血压等病史,静脉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后迅速出现肢体麻痹,而且查血钾低下,补钾后肢体麻痹症状消失。考虑该患者低钾性麻痹是由地塞米松引起。
 
小心!短期应用地塞米松也会引起低血钾

我们知道,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是有引发低钾血症风险的。不过,由糖皮质激素的排钾作用所导致的低钾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通常来讲,只用一次常规剂量不会导致血钾骤然下降。

而且,与中短效糖皮质激素相比,作为长效糖皮质激素的地塞米松的保钠排钾作用更弱,短期使用更不会引起严重的低钾血症。

然而实际上,近些年来关于短期、常规剂量使用地塞米松导致低钾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可能是因为:

  • 地塞米松可以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轴存在负反馈抑制,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从而使血钾降低、水钠潴留;


  • 地塞米松能增加骨骼肌细胞上的Na+-K+-ATP酶数量,增加胰岛素分泌,上调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敏感性,促进K+向细胞内转移;


  • 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不仅会稀释血液,降低细胞外K+,同时机体会分泌胰岛素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进行组织代谢,K+也会随之进入细胞内;


  • 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或合并其他疾病,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导致钾的丢失。


总而言之,除了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也要把目光放短,同样多关注短期、常规应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除了低血钾,地塞米松的这一不良反应也值得我们注意
 
呃逆是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之一,这在美国第50版《内科医生案头参考书》中有提到,但我国地塞米松的药品说明书中并没有列举这一不良反应,于是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师都不能及时察觉并处理。

关于地塞米松引起呃逆的机制尚不明确,推测的可能有:

  • 地塞米松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引起膈肌痉挛;


  • 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胃黏膜蛋白合成,促进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刺激膈神经、迷走神经而引起呃逆。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地塞米松引起的呃逆具有性别差异,男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敏感性差异有关,也有可能与性别导致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承受能力差异有关。

其次,地塞米松引起呃逆以静脉给药途径为主,而且多发生在用药24小时以内,尤其容易发生于高剂量用药时。

如果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呃逆,可以通过换用其他糖皮质激素,或改变给药途径、减少药物剂量、加用氯丙嗪等方式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伟生.静脉应用地塞米松诱发低钾性瘫痪2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1):4317.
[2]张凯,童荣,倪娟,等.1次静滴地塞米松诱发低钾性麻痹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8):898.
[3]吴云丹,崔路坤.地塞米松致重度低钾血症1例[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9,32(2):127-128.
[4]熊建群,何珍,高晓波.地塞米松短期使用致呃逆1例[J].中国药业,2015,24(2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