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偏头痛反复发作,如何治疗最有效?

2016/10/26 14:04:50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主要症状及体征

性别:


体格状况:15岁。2005721日初诊


【主诉】右颞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0天。


【现病史5年来患者每因考试等情绪紧张时而诱发右颞部疼痛,每次发作疼痛时断时续,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4个月左右方能完全缓解。10天前因情绪紧张而诱发疼痛,每天发作约4次,每次发作时间持续约5h,发则右颞部血管搏动感,头痛如裂,卧床稍缓;伴畏光,不能睁眼,口苦,无恶心呕吐,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黄,脉滑。


【辅助检查】外院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


【西医诊断】青少年偏头痛(重度)


【中医诊断】偏头风,辨证为风盛挟肝胆之火上侵清窍


【治法治则】祛风止痛为主,辅以清肝胆之火


【处方】

川芎30g,白芷9g,生石膏(先煎)30g,当归12g,生白芍药30g,柴胡12g,制半夏12g,黄芩9g,郁李仁3g,神曲12g,炙甘草6g,4剂。


二诊


7月26日:药后病去大半,每天仍有数次发作,但持续时间为半小时左右,每次发作亦不必卧床;口苦亦减,无恶心呕吐,纳食稍差;舌质淡、苔薄黄,脉滑。


治依前法,前方酌加健脾消食之品。


处方】

川芎30g,白芷9g,生石膏(先煎)30g,当归12g,生白芍药30g,柴胡12g,制半夏12g,黄芩9g,郁李仁3g,神曲12g,炙甘草6g,茯苓30g,生谷芽、生麦芽各30g,枳实12g,蔓荆子12g。7剂。


三诊


8月2日:头痛好转,每天仍数次发作,疼痛亦能忍受,持续时间约10min;无明显畏光、口苦,无恶心呕吐,纳食;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治依前法,加虫蚁搜剔之品以加强搜风止痛之效。

【处方】

川芎30g,白芷9g,生石膏(先煎)30g,当归12g,柴胡12g,生白芍药30g,枳实12g, 制半夏12g,黄芩9g,菊花12g,全蝎3g,蜈蚣2条,僵蚕12g, 生谷芽、麦芽各30g,炙甘草6g。7剂。


四诊


8月9日:头痛数天发作1次,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数分钟即止,不需卧床休息;舌质淡、苔薄白,脉滑。风盛渐止,治当清肝火以杜生风之源为主,怯风为辅。


【处方】

川芎15g,白芷9g,生石膏(先煎)30g,当归12g,柴胡12g,生白苟药30g,枳实12g,制半夏12g,黄苍9g,菊花12g,全蝎3g,蜈蚣2条,夏枯草12g,牡丹皮9g, 振子9g,生谷芽、麦芽各30g,炙甘草6g,7剂。


816日患者复诊述无明显头痛,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滑。上方改川芎9g,继服10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病例讨论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偏头风”范畴。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其发病率为2.7%-10.0%。其临床特点是发作性的剧烈、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为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改变、学习压力等,其治疗应强调个体化,采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 


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辨证重在定病位和定病性。此患者痛在右侧颞部,为少阳经循行部位,《冷庐医话》云头痛“属少阳者……痛在头角”。头痛常因情绪紧张而诱发,与肝有关,故定其病位在肝胆。“巅高之上,唯风可到”, 头痛时作时止,呈搏动感,与风性“数变”、“主动”等特点相似,且疼痛剧烈,呈搏动感,伴口苦畏光,苔薄黄,《医林说约》认为“痛甚者火多耳”,故定其病性为风、为火。“风能化火,火能生风”,风助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故其头痛剧烈如此。 偏头痛论治当急以止痛,,然止痛之法次第有序:先祛风为主,清肝胆之火为辅;待风渐消后,再以清肝胆之火以杜生火之源为主,祛风为辅。故首诊以散偏汤、芎芷石膏汤、小柴胡汤等古方化裁,重用川芎祛风止痛为君,石膏、黄芩直折肝胆之火,柴胡、郁李仁疏肝胆之气,当归、白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且以石膏之凉制川芎之温,以白芍药之酸敛制川芎之走窜,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祛风、清火、疏肝、缓急等止痛之法溶于一方中,故收效颇佳;次诊仍继以本法治之,虽加蔓荆子,但收效不如初诊之时。窃思乃头痛日久,风伏脑络也,古有“久病必治络”之说,故三诊加全蝎、蜈蚣、僵蚕等虫蚁搜剔之品以加强搜风止痛之功,则易见功。


四诊头痛明显减轻,风盛渐止,故川芎减量,而加夏枯草、牡丹皮、桅子、菊花清肝胆之火,使火清而风不动也;五诊头痛消失,以清肝火为主、祛风为辅收功。 或问前人虽铲头痛不离川芎之说,然重用至30g,得无流弊乎?曰:善乎哉,此问也。川芎作为治疗头痛的第一要药,古今医家皆有共识。如张洁古认为川尊“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李东垣认为“头痛必用川芎”,而后世含川芎治疗头痛的方剂多而不可胜数,但在用量上却有分歧,多数医家认为以3-10g为宜。至清代陈士铎倡重用川芎,其所著《辨证录.头痛门》中治头痛正方六首,用川芎一两者有四,为后世效仿;但在《辨证录》眉批(批者不知何人)中指出“川芎能走散人真气,久服多服能令人暴亡,若用一两而服至于十剂,恐汗出不收,似宜少用之”。余初读此书时,亦与此眉批意见相同,怀疑重用川芎之弊,但后来在临床中用其所载散偏汤及《医宗金鉴》之芎芷石膏汤化裁,重用川芎30g,治疗偏头痛数十例,效果颇佳,一般药后明显痛减,也未出现不良反应。正如此例,重用川芎30g,连服18剂,未出现“汗出不收、头晕”等不良反应。 


笔者认为,用川芎的原则有三:一辨病情:辨西医之病对临床用川芎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脑水肿除外)、普通病毒性感染等所致头痛可大胆应用,正如程之田《医学心传》中所说“攻病如攻敌,用药如用兵;兵在精而不在多,药贵当而不忌峻”;对于脑出血、大面积脑栓塞、脑瘤等其他原因导致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则不宜应用。二究配伍:考川芎的不良反应,多为单用久服所致,如《本草衍义》“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而陈士铎本人也认为“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所以陈士铎用川芎'多配伍白芍药,余师而从之。笔者常用川芎30g、生白芍药30g作为治疗偏头痛的药对,并根据辨证再配伍其他药。风则加天麻、钩藤、防风等,分内外而选用;寒则加白芷、细辛等,火则加石膏、菊花、蔓荆子、龙胆草、黄芩等,分脏腑或经络而选用;湿则加羌活、防风;痰则加制半夏、茯苓、俚蚕;瘀则加全蝎、蜈蚣;虚则加党参、黄芪、白术、白芍药、当归、熟地黄、桑寄生,分气血阴阳而选用。三考用量:用量当细考病情之久暂与轻重。对于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不宜应用;对于发病急或头痛轻浅者,如外感头痛或鼻窦炎所致的头痛,不论其风寒、风热、风湿等,用量宜小,一般6-9g为宜,量大则有头晕不适之感;对于时作时止、发时头痛剧烈者,如中重度偏头痛,则宜重用,一般用量在30g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后,迅速减量,既巩固疗效,又不致不良反应出现,所谓“中病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