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突然发烧,是硬扛还是去医院?

2020/2/28 13:33:35来源:大众健康杂志作者:袁挺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人怕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即使不舒服也不敢去医院。特别是出现体温升高时,就更加担心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几乎所有人都体验过的不适——发热。


何谓发热?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一般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作或进食后体温也可略微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常见的发热原因有哪些


大多数发热的原因,是人生病之后,身体对致病原因的刺激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这些致病原因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例如流感、尿路感染、艾滋病、结核病等。当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属于此类。


一些免疫接种后机体出现的正常反应。


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氏病。


恶性肿瘤,如肺癌、淋巴瘤等。像恶性淋巴瘤患者常表现为早上体温正常,午餐后体温逐渐增高,傍晚达到最高。


一些药物也可引起发热。如利福平、链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等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出现一些貌似流感的不良反应。服用者可出现寒战发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临床表现。


大人出现哪些情况要去医院?


判断发热是不是生病,除了发热的温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外,更有效的标准是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不适症状。比如:头昏头痛、浑身发冷、肌肉酸痛、咳嗽咯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出疹子等。


如果除了发热外,还有上述症状,就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发烧的情况和伴随症状,诊断出相关的疾病,对症下药。


在这里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发热。根据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冠肺炎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根据其诊断标准,并不是发热就一定感染了新冠病毒。疑似病例需要满足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需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也就是说,流行病学史在新冠肺炎的诊断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如果您在新冠肺炎的低流行区(湖北以外均可算作低流行区),只是单纯的发热,不用过于恐慌,可以多喝水、休息并吃点针对感冒发烧的中成药,密切观察。如果发热持续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等其它症状,应到医院就诊。目前三甲综合医院均开通了针对新冠肺炎的发热门诊和普通发热门诊,分诊严格,交叉感染可能性很小,您可以放心去就诊。


链接:小孩不是“小大人”,不能硬扛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荃:


儿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龄儿童,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如果一味的在家生扛,讳疾忌医,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孩子最常见也是需要警惕的症状是发热。3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出现发热就应该去就诊。3个月以上,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只要发热超过三天,也应该及时就诊。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孩子出现急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改变,或者是外伤导致明显的出血,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就诊。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孩子这次生病是不是出现跟以往明显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有,就要及时去就诊。尤其是孩子出现了精神反应弱、频繁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或者是脓血便,吃奶减少甚至拒奶,尿量减少、发热伴新发皮疹;或者出现了持续固定部位的腹痛或包块,烦燥、哭闹,而且不易安抚,喘憋、呻吟;出现呼吸增快,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面色变差、意识障碍、抽搐等。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上症状,都要及时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