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当心蚕豆病

2019/5/12 19:55:43来源:村医之家作者:邬时民

蚕豆是豆类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它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蚕豆既可以炒菜、凉拌,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是一种大众所喜爱的食物。

 

每年春夏之交是蚕豆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想一饱口福,但是,在吃蚕豆的时,您有没有想到过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种过敏性疾病——蚕豆病。

 

儿童是蚕豆病易发人群

 

发生蚕豆病的原因是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因此,蚕豆病学名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并非少数,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只有当进食蚕豆或服用“氧化型药物”受到激惹时,才会发病。


儿童蚕豆病是易发人群。一些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缓解。得病的儿童,大多在食蚕豆后1~2天出现蚕豆病症状,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蚕豆病“重男轻女”

 

值得注意的是,蚕豆病“重男轻女”,发病以男童多见。那么,其原因何在呢?

 

原来,蚕豆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发病儿童中,30%~40%的家长都曾患有蚕豆病。蚕豆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也就是导致蚕豆病的遗传基因,嗜好逗留在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并通过X染色体传给下一代。

 

如果蚕豆病基因通过父亲X染色体遗传,若生下女孩,是X-X配对,母亲正常的X染色体会掩盖父亲病态X染色体的作用,这样女孩就不会得蚕豆病;如果蚕豆病基因通过母亲的病态X染色体遗传,若生下女孩,这种病态基因会被父亲传下的正常的X染色体掩盖,也不会得蚕豆病;只有当父母的X染色体都携带病态基因时,生下的女孩才会得蚕豆病,这种机会非常罕见。


而当生下的是男孩时,一旦病态基因由母亲X染色体传下,碰到父亲Y染色体,Y染色体不能掩盖病态的X染色体,于是就会患上蚕豆病。

 

注意避免过敏源

 

由于孩子出生后,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否患有蚕豆病,因此在给孩子吃蚕豆时应注意是否会出现异常症状,尤其是父母一方中曾有蚕豆病史者,更须谨慎。一旦孩子吃了蚕豆发现有异常反应,可及时予以人工催吐,同时马上送医院检查治疗。农村孩子还应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因为有些孩子接触蚕豆花后也会过敏而引发蚕豆病。

 

此外,豆制副食品、豆奶等也是蚕豆病患者的敏感食品,最好也不要食用。

 

药物也会致本病

 

除了蚕豆花、某些食物会诱发蚕豆病,药物也会导致本病,这些药物主要有中成药、复方感冒药等。

 

在中成药中,盐酸小檗碱可诱发蚕豆病,中药材黄连、黄柏、白屈菜、马尾莲、三颗针、十大功劳等中药材中均含有小檗碱。对含有上述中药材成分的中成药,蚕豆病易发人群应慎用。

 

蚕豆病患者感冒时,最好选用布洛芬解热镇痛,不要选用复方感冒片,复方感冒药中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氯苯那敏,这三种药物均可诱发蚕豆病。


其他可能诱发蚕豆病的药物还有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西林等)、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磺胺醋酰等)、氯霉素等抗菌药;伯氨喹、扑疟喹啉、氯喹、奎宁等抗疟药;β-萘酚、锑波芬等驱虫药;以及抗痛风药秋水仙碱;抗结核药异烟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