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曾有过便秘的经历,那种滋味谁也不想再去回味。但便秘不是大人的专利,婴幼儿由于照顾不当也可能便秘。家长们在关注婴幼儿吃饱穿暖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婴幼儿的大便情况。
由于现在婴幼儿食物变得越来越精细,发生便秘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便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可又不那么容易纠正。
为此,很多妈妈既着急又头痛,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治疗婴幼儿便秘,请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婴幼儿便秘危害大
所谓便秘,是指大便干燥而导致大便困难。如果婴幼儿排便时间延长,经常3~4天排便一次,排便感到困难,或者拒食、烦躁、呕吐等现象,就可以判断可能便秘了。
食物喂养不当是造成婴幼儿便秘的最重要因素。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婴儿便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摄入不足。蔬菜、水果等粗纤维进食太少也易引起便秘,这些情况多见于配方奶喂养者,缺乏辅食喂养。有时配方奶调配方法不合理,如多加了奶粉或少加了水,均可造成配方奶太浓,也会引起婴儿便秘。
少数婴儿便秘可因患先天性巨结肠、肛裂等疾病而引起,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小儿普遍存在偏食情况,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或者婴儿进食太少,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也易发生便秘。
婴幼儿的肠道功能失常也容易引起便秘。很多年轻家长没有让婴幼儿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性和按时排大便的习惯,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也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因上课时间的限制,上课时憋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很多有过便秘经历的人可能觉得便秘只是感觉难受而已,短期看对身体影响不大。成年人似乎对便秘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危害就远远大于成人了。
经观察发现,婴幼儿便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食欲减少。因为食物残渣存留在体内,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婴幼儿觉得腹内胀气,这样一来自然就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孩子长身体的黄金时间,如果因为便秘而导致食物摄入不足,那么,孩子的发育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便秘还会导致肠道吸收更多的毒素。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物及毒素,如果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被结肠吸收的毒素也就越多。婴幼儿由于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很多机能都处于不完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大便毒素的侵扰,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长时间便秘还会造成肛裂。当变硬的粪块强行被排出时容易将肛门撑破,同时这种疼痛感会让婴幼儿对排便充满恐惧,进而更反感排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科学喂养是关键
由于便秘对于婴幼儿的危害性远远大于成人,所以家长发现婴幼儿便秘时一定要重视。防治婴幼儿便秘,主要从婴幼儿饮食着手。婴幼儿饮食应科学喂养,正确添加辅食。
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婴儿便秘,主要解决方法是调整婴儿饮食结构,可适当增加淀粉、蔬菜和水果的供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用米汤冲调奶料。4月龄以上婴儿可用一部分新煮的粥米汤代替水来冲调奶粉,可采用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粥汤代替水来调奶,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
方法二:在两次喂乳之间喂新鲜果汁或白开水。6月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泥和水果泥的量,如胡萝卜泥、土豆泥、苹果泥或香蕉泥等。
方法三:适当增加水的量或减少奶粉的量。有些父母在配制奶粉时,没有严格按照所介绍的奶粉冲调方法做,奶粉的量加多了,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常常会引起大便干结。
方法四:减少配方奶的摄入量,增加辅食的量,但要按照辅食添加原则来做。随着婴幼儿一天天长大,你也可以试试适当减少配方奶的摄入量,增加辅食的量,但要严格按照辅食添加原则来做。
家长可以从3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婴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定时产生便意。例如,可以有规律地在早晨喂奶后让婴儿坐排便。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要让他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便秘现象,家长可以尝试刺激婴幼儿肛门的方法帮着排便。用手指在小婴幼儿肛门处按摩,这种办法能有效刺激小婴幼儿的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
还可以用手心或四指并拢放在婴幼儿肚脐上顺时针按摩几分钟,使肠道蠕动,加速大便排出。家长还要让婴幼儿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还不能爬行或走路的婴幼儿,爸爸妈妈应多抱抱婴幼儿。
饮食疗法不可少
便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给婴幼儿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危害。如便秘可直接诱发许多病,如痔疮、肛裂和脱肛;粪便长时间在肠道内潴留,容易被细菌分解为粪毒素和致癌物质,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婴幼儿便秘,应该让孩子多吃一些有利于通便的食物,如胡萝卜泥、红薯、萝卜汁、蔬菜泥、玉米面粥等。
另外,还应常吃些香蕉、梨等水果,因为其中富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纤维素。纤维素虽不能直接被人消化吸收,但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这是因为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食物的运行和消化;它能吸收大量的水分,使粪便增加体积,变得轻软润滑,因而使粪便易排出体外,防止便秘。
还可多喝些饮料,酸牛奶和水,炒菜时适当增加一些烹调油,也有助于防止便秘。
以下几种食疗便方也可缓解和治疗便秘
(1)土豆蜜膏 鲜土豆1000克,蜂蜜适量。将土豆洗净,用擦刮刀擦成细丝,捣烂,以洗净纱布绞汁,取土豆汁放在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熬浓缩至稠粘时,加入蜂蜜,再熬至稠粘待冷装瓶即成。每日2次,每次1汤匙,空腹食用,常服有效。
(2)蜜饯鲜桑椹 鲜桑椹500克,蜂蜜200克。将桑椹洗净,放在锅内,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即成。每日2次,每次1汤匙,空腹食用,常服有效。
(3)麻油拌菠菜 新鲜菠菜250克,食盐、麻油少许。将菠菜洗净,待锅中水煮沸,放入食盐,再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烫约3分钟取出,加入麻油拌匀即可食用。
(4)北杏炖雪梨 北杏10克,雪梨1个,白砂糖30~50克。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碗中,加适量清水,隔水蒸熟(1小时)即成。喝汤吃梨,常食有效。
(5)萝卜陈皮饮 萝卜、陈皮各适量。将萝卜切片与陈皮同放杯中,沸水泡30分钟即成。当茶饮,常饮有效。
(6)无花果蜜糖粥 无花果30克,大米50克,蜂蜜适量。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待粥沸后放入无花果即成。喝粥时调入蜂蜜。
(7)冰糖杏仁粥 甜杏仁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甜杏仁与大米放入锅内,加水同煮,沸后放入冰糖,再煮至粥浓稠即成。常食有效。
(8)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克,大米50克,蜂蜜少许。将柏子仁去杂质,捣烂,放入锅内与大米同煮粥,待粥熟即成。吃时加入蜂蜜,常食有效。
(10)芝麻粥 黑芝麻适量,粳米100克。将黑芝麻淘洗干净,晾干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即成。常食有效。
中医治疗效果好
便秘有时单独出现,有时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中医治疗便秘的原则,是本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旨,通便开秘,以下为主”。究其病因,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治疗:
热结肠胃
患儿因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清,内结肠道;或乳食不节,食积中焦,积久化热,热灼津液,使津液不足,肠道干涸,传导失常而致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腹胀不适;或兼呕吐,面赤身热,小便短黄;或有口疮,苔黄质红,脉滑数。
治宜:清热润肠、通便,方用: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后下)2克,芒硝3克,甘草2克,川朴、山楂各5克,神曲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还可用番泻叶1~3克,煎水成100毫升,每次服30毫升,隔4小时服1次,以通为度,不必尽剂。
气阴不足
小儿素体娇嫩,若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吐衄便血,或壮热大汗,或妄施攻下,使津液耗伤,气阴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亏则不能滋润大肠,而成便秘。症见大便干燥,努挣难下,神疲乏力,面光无华,苔薄白质淡,脉细弱。
治宜:滋阴润肠、通便,方用:麻仁汤加减:麻子仁、枳实各3克,生大黄(后下)2克,杏仁、川朴、芍药、麦冬、玄参各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还可用莱菔子炒黄研末,每晚用(糖和蜂蜜)开水送服,10~30克,视年龄大小而定。
同时要注意给患儿增加饮水量。对有疾病引起的便秘,需及时检查和治疗原发病。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