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新政亮点频频,慢病用药可能逐步免费

2018/9/22 22:01:05来源:医博士网作者:杏林一叶

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基药新政正式出台!而《意见》中对于世人诟病的基药的弊端作出了鼎故革新的变动,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1
降低群众药费负担

  • 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

对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基本药物,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 探索降低患者负担的有效方式

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


2
加强短缺预警应对
  

尽早发现短缺风险,针对不同短缺原因分类应对。对垄断原料市场和推高药价导致药品短缺,涉嫌构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加大惩处力度。


3
遴选范围确保应用

  • 中西药并重遴选范围广

适当数量的基本药物品种,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 原则上不允许增加

完善目录调整管理机制。对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坚持调入和调出并重,原则上各地不增补药品,少数民族地区可增补少量民族药。


4
建立健全供应机制

完善采购配送机制。生产企业作为保障基本药物供应配送的第一责任人,造成用药短缺,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列入失信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及时结算货款;对拖延货款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5
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引用

建立优先使用激励机制,基本药物使用纳入考核,并以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提倡“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6
调整基药为缓解”看病贵“

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从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完善政策,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


从2009年实施的全国基本药物制度,己经运营了近十年,按照基药三年一调整的频率,应该调动了三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基药在2012年第二版的药品目录调整中就大幅增加了由2009年的307种到520种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动过。而这次基药大调整,是针对近十年来的各种缺点进行了大的变革,以确保国人的用药安全、有效、可及等。


《意见》中对基层的最大亮点,就是”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虽然这里没有声明高血压、糖尿病、重精等慢病患者在基药领域可能免费用药,但是这无疑是为了”增强群众获得感”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的承诺,相信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挥医保杠杆原理,为了体现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政策面一定会把慢病患者的用药逐渐纳入到免费的方向倾斜,以对接基层医改“保基本、建机制“的宏远目标!


基药的选择面窄及不能满足各层次及各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基药的最大缺憾!而这次大调整,也是首次大增,顾及了“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以切实纾解各公立医院及基层的实际用药人群中病杂人广的特点。但是基药的特殊性及特异性,要真正做到全覆盖还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药又一大缺点就是配送不及时,无法保障用药的可及性和时效。但是这次完善配送机制,是以“生产企业作为保障基本药物供应配送的第一责任人,造成用药短缺,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列入失信记录“。既然入标的于基药,就要保障供给,以强有力的契约机制有效防止基药的短缺现象,确保及时配送。


利用激励机制切入基药,最大限度地把基药作为临床首选,以把基药“使用纳入考核,并以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多用多补助,少用少补助,甚至不补助。


从基药”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完善政策,无非就是缓解国人“看病贵”等问题。可见此次的基药大调整,就是为了突出基药的各项优势,尽可能地鼓励医疗机构使用基药,并为使用基药创造红利,使基药真正成为国人破解”看病贵“的有力保障!


《意见》中对基药的调整幅度之大,政策面倾斜之优,采取各种堵漏防缺的方法,为基药的真正落实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否真正如规划那么完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