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使用指标被纳入考核,无故弃用或被通报

2018/9/21 15:31:10来源:村医之家作者:春雨

自基药即将调整的消息放出以来,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和调整工作便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日卫健委官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众人得以一览它的“真实面目”。

 

那么,《意见》究竟做了哪些调整,对于日后基层的用药又有哪些影响呢?


基药目录动态调整,突出安全性 


首先,《意见》阐述了遴选的标准,即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本着中西药并重的原则,遴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


在以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药品临床应用实践、药品标准变化、药品新上市情况等因素,对基药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及优化。

 

与基本药物制度现行政策相比较,在目录遴选方面,“新基药”更加注重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坚持动态调整和调入调出并重。

 

《意见》指出,对基本药物目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对新审批上市、疗效较已上市药品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坚持调入和调出并重,优先调入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明确、成本效益比显著的药品品种;重点调出已退市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较多、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基本药物的,以及有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替代的药品。

 

简而言之,未来的基药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微调变化着的,并且更加突出“安全药”、“放心药”的特点,这也需要基层医生与时俱进,实时掌握基药目录的最新动态。


另外,基药的剂型规格将更加规范化,这也提醒了基层医生要时刻谨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意见》明确“原则上各地不增补药品,少数民族地区可增补少量民族药。”


这也意味着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地方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增补药品的情况将被划上句号,“新基药”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步调或将整齐划一。

 

重点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近年来,基药短缺的问题一直被村医所诟病,不少村医吐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村医的技术再高超,无药可用的村卫生室依然门可罗雀。

 

那么,针对基药短缺的问题,《意见》中都出台了哪些改革措施呢?


一方面是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其中,有两项举措,第一是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增强基本药物生产供应能力。


而对于临床必需、用量小或交易价格偏低、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市场供应易短缺的基本药物,则由政府搭建平台,通过市场撮合确定合理采购价格、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


即在供给方面,采取了企业技术革新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举措,以平衡基药供需关系。

 

另一方面,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药品分类采购,引导形成合理价格。

 

强调“尤其要保障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因企业原因造成用药短缺,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列入失信记录。”

 

此外,加强短缺预警应对。建立健全全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多源信息采集,加快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网络直报,跟踪监测原料药货源、企业库存和市场交易行为等情况,综合研判潜在短缺因素和趋势,尽早发现短缺风险,针对不同短缺原因分类应对。

 

涉嫌构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也将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加大惩处力度。



也就是说,在全国短缺药品检测预警系统的机制下,垄断原料市场、推高药价等投机倒把造成基药短缺的行为将无处藏身。

 

基药使用指标被纳入考核,与补助资金直接挂钩


为巩固基药的主导地位,《意见》提出,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应对基本药物进行标注,提示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医生优先使用。

 

除了系统提示外,为引导医生优先使用基药,《意见》中还采取了奖惩并施的措施。


一方面,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处方点评的重点内容,对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予以通报。


对医师、药师和管理人员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处方集培训力度,提高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建立优先使用激励机制。医疗机构科学设置临床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指标,并纳入考核。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


也就是说,未来,基药的使用情况也将作为对医生考核的一部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更加慎重,提高灵活应用基药的能力。


总而言之,此次《意见》围绕着现行基药政策存在的不完全适应临床基本用药需求、缺乏使用激励机制、仿制品种与原研品种质量疗效存在差距、保障供应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进行了完善,基药在全国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再次被确立。

 

期盼此次调整能够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全面发展,真正解决基药短缺等问题,使百姓能够少跑路、少花钱,吃上“安全药”、“放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