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签约服务考核难?我们有办法!

2017/10/26 15:08:47来源:村医导刊

 

  编者按: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在尝试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安徽省合肥市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摸索出一套有自身特色的绩效考核方案,以此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努力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做的。

  

确保参数合理结果公正公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梁化亮

 

经过3 年的探索,我中心设置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方法。考核秉持公平原则,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严格按照考核流程及《合肥市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指标(试行)》实施,并对照团队及成员实际工作量进行评估。绩效考核结果在考核结束后公开,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达到公平、竞争、激励的效果。


  为了抓实绩效考核工作,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中层干部、家庭医生以及两名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每季度的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分为服务行为、岗位类别、工作效果、工作指标、重点项目五个方面,按1∶1∶1∶6∶1 的权数核算,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绩效分配。其中,服务行为的考核分为职工医德医风、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遵守及医疗保健制度的执行情况占40 分,考核考勤情况占60 分。权数为“6”的工作指标中,基本医疗服务占3、公共卫生服务占3。工作效果主要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真实性、投诉情况等。重点项目包括特殊性、临时性、创新性等工作。

 

  各考核小组在绩效考核结果完成后,交由中心主任进行审核,中心主任审核结束后交中心办公室统一汇总,办公室汇总后将结果在中心公示栏公示。如果有职工对绩效考核结果有异议,可直接向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提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经核实后会依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改正。

  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各个参数和比重的合理性,中心每季度绩效考核结束后会召开例会听取职工对绩效考核方案的反馈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考核项目和分值。

 

  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中心建立起系统的激励考评机制,中心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明显提高了。我们还将不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建设,促进中心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居民满意度。

 

  

多劳多得大家干劲更足了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科科长汪斌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并以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为切入点,不断调整考核方案,使员工工作侧重点紧跟中心发展的步伐。


  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我们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中心工作实际情况,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及其他临时性任务等,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每季度考核的数量、质量、满意度乘以相应的分值,即每个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分,上不封顶,在保证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的情况下,干得越多,得分也就越高,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而中心也能根据任务情况适时调整分值,让员工工作有侧重,保证目标完成。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每个家庭医生小组成员都想干、愿意干。2016年,中心又突破绩效考核总盘子,将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经费单独发放,不占用绩效考核总盘子的金额,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收入。医务人员收入提高了,干劲更足了,更加自觉地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由于目前信息化系统还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统计工作量还比较繁琐,而且可能出现偏差;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主要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对后勤、宣传等工作人员的考核难以实现,同时还没有考虑到考核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没有按照工作岗位和性质进行区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百分制”引导主动服务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贺奇



中心对于家庭医生签约的绩效考核为百分制,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签约服务对象数量占20 分,签约人群履约服务覆盖率及质量占60分、健康管理效果及满意度占10 分,家庭医生服务资料整理及服从管理占10 分。同时设置一项岗位权重,岗位指标奖励分配金额,家庭医生、家庭护士、辅助科室成员分别为1.5、1.2、1.0。


  正常情况下,家庭医生服务小组每月或每季度签约服务对象人口数应该是上升的,如果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成中心下达的工作指标,则需要家庭医生说明原因,并向中心上交书面检查及整改情况,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小组成员按照任务分解指标,每月按时完成任务,少签约一名居民,该小组扣0.1 分。

 

  签约人群履约服务覆盖率和质量包括体检20 分,血糖、血脂检查5分,1 次用药指导5 分,健康咨询5分,4 次个性化健康教育,每次2.5分,共计10 分,此外,还有上门出诊服务、建立家庭病床等项目,分别对应一定分值。中心每季度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随机抽查10 名签约对象,调查重点人群中的慢病患者,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如各项指标控制较差的患者,相对应的家庭医生服务小组要扣分,抽查到一名相关指标控制不好的患者扣除小组0.5分;打电话调查家庭医生小组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一人次不满意扣0.5 分,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


  家庭医生服务资料整理及服从管理主要针对建立健全各种签约服务资料,如各类人群基本资料、签约人群服务登记表、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日志记录、出诊服务记录本及出诊图片等。

 

  通过以上措施,我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居民满意度呈阶梯式上升,患者数量的增多也促进医生主动学习,增强本领,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服务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