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这一省预3年投500亿,基层医疗建设迎来大变革!

2017/1/10 10:14:11来源: 诊所老板之家作者:常乾坤

导读: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投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月6日,广东省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 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投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层服务模式等,特别是县级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妇女儿童医疗机构建设。到2019年,广东将力争全面完成“强基层”任务,推动基层卫生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


一、项目建设:集中精力建设45家县级医院


全面推进医改、建设健康广东的重点在于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意见》,广东省财政将投入大笔资金,集中精力建设45家县级医院。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经过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摸底,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将粤东西北地区离县域距离相对较远、服务人口较多、有一定基础的45家中心卫生院或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建设重点,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中等水平县级医院。其中,40万~100万人口的县(市)选择1家、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选择2家中心镇卫生院,作为县域的次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让离县城较远的城乡居民再也不用长途跋涉看病就医。


二、人才培养: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2年可直接聘用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才是关键。据调查,目前广东粤东西北地区的医务人员数量和中高职称人员比例远低于珠三角地区,全科医生数量也远远不够,与2020年全省达到每万常住人口3名以上全科医生的目标差距很大。


为提升基层卫生人才素质,从2017年起,广东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增加安排资金,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每年招生规模从750名扩大到1080名,并每年转岗、在岗培训4000名全科医生;将目前订单定向本(专)科医学生每年招收400名,扩大到每年招收1000名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培训1000名产科医师及助产士,转岗培训360名儿科医生。


运行机制缺乏活力也制约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为解决这方面问题,《意见》提出,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2年并取得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的在岗人员,经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可直接办理聘用手续。


《意见》还提出,要打通城市优质资源依次梯度下沉通道,实现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城市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原则上每年派出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选派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80%。城市三甲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统一纳入县级医院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城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晋升各阶段职称前,需分别到基层连续工作1年。


三、提高收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工资调控水平


目前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收入低,尤其是骨干医生待遇不高、流失严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


《意见》明确,在保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的情况下,允许其实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政策,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绩效工资总量不予限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60%比例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此外,广东还将加大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财政补助力度。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用于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费,从2017年起,按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定编制数以及每人每年1万~1.2万元的标准核拨事业费。


为吸引全科医生扎根基层从2017年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2个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除享受单位发放的绩效工资和各项津补贴外,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每岗每年补助6万元。


为向基层切实投入点赞!


看到这则消息,不禁让人欣喜。从2009年新医改至今,各方细则与举措层出不穷,真正遇到资金投入的问题,不少地方都缄默不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高度重视打基础、强基层工作。众所周知,县、乡、村一体化的三级网络是我国卫生体系发展的关键所在,打基础、强基层是全面推进医改、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环节。但从各地的执行效果来看,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缺少资金投入成为改革过程中的软肋。虽然基层对加大投入的呼声很大,但相关部门响应有限。而今广东省率先做出承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抉择,在羡慕广东基层的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的高瞻远瞩决策点赞。

 

用好投入的资金是关键! 

3年投入500亿元,说明了相关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足够重视。但这些资金能否在第一时间拨付到位?能都将其用在钢韧上?能否发挥出与其的效果?值得期待。这些资金的使用与分配需要富有责任心和担当能力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账面上好看,经过层层盘剥和扣留,基层受用的寥寥无几,那么这样的资金投入无异于打水漂。尤其是对于医务人员工薪福利的投入成关键,既要让基层普遍受惠,又要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不能一味的平均的分配,干多干少都一样,资金的使用效果就会被弱化。所以说,有投入了是好事,而如何用好这笔钱更让人期待!

 

对乡村的投入不可忽视!


从《意见》中看出,这笔资金的确针对性很强,重点投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县级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妇女儿童医疗机构建设。但通篇对于乡村卫生室与村医的投入指向缺乏,要知道县、乡、村三级网路缺一不可,如果只关注前两者,而忽视了“村”这个基础点,那么这笔资金的投入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的全盘考虑。当下不少村医承担的任务很重,收入普遍偏低,村卫生室的配备条件落后、环境较差,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医生来越少,但它所发挥的职能在三级网络中却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因此不能忽视了对乡村医生与卫生室的投入!

 

当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已逐渐加大对医疗卫生的各项投入。我们愿意看到越来越多的如广东省那样,以切实的投入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这笔投入能否让基层受惠,能否让医务人员收入与实际劳动更匹配,能否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得到更大的便利与实惠。未来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