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召开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介绍了广东省的基层医改经验。
近年来,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医改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以“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为主线,以提升能力和激发活力为重点,蹄疾步稳、综合施策,有效推动基层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据初步统计,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83.2%,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补短板攻弱项,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017-2019年,广东省各级财政投入500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补齐基层医疗软硬件短板。
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激发基层内生动力。一是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落实“两个允许”,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完善基层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将“两个允许”细化成“六个允许”,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推行灵活的人事管理政策。实行“县招县管镇用”,鼓励建立“人才池”制度,编制和人才可在全县统一调配和流动。
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促进上下联、信息通。一是出台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信息便民惠民“五个一”攻坚行动。二是推进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三是推进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应用。四是利用大数据助推县域精准医改。初步建成广东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汇集广东近1亿常住人口的基础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精准分析县域居民就医流向、病种和费用等信息,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在农村,主要促进县镇村一体化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省共组建城市医疗集团70个、县域医共体206个、专科联盟23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78个。
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居民获得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个、履约一个、做实一个。实行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和差别化签约,制定各类人群不同类型服务包、签约服务费标准,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建设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开展为期六年的家庭医生团队“滚雪球”项目培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