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农村常见传染病风险提示

2019/4/4 14:18:18来源:村医之家作者:严国进

进入四月份,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仍较大。清明小长假将近,正是踏青出游季。在此,提醒广大村医在做好常规基本医疗、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也要重点防控各类春季常见传染病来凑热闹!

 

注重水痘防治

 

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高发。水痘普遍易感,主要为2~10岁儿童,水痘病毒通常在感染后的14~16天后开始出现身体虚弱、发热、食欲下降、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在此后1~2天患者的皮肤通常开始出现水痘皮疹。

 

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自愈。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涕或喷嚏产生的飞沫,以及和患者共享食物或饮料而被传染,正常人接触患者水疱中流出的液体也可能被传染。



预防措施:

一是告知村民让家中儿童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多洗手、多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二是罹患水痘后正规隔离治疗,至全部水痘疱疹干燥结痂。

 

三是主动带家中12月龄以上儿童到辖区卫生院接种水痘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有效可靠的措施。

 

四是患病后,别让患儿带病上课,与邻居儿童玩耍,既不利于康复,又可感染周围同学、儿童;已经发生疫情的学校、幼儿园要继续做好晨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注重手足口病防治

 

根据近几年手足口病流行规律,预计4月份手足口病发病将逐步开始上升。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风险较大,应警惕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易导致死亡。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可通过呼吸道、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

 


预防措施:

一是个人预防。告知村民让家中儿童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对日常用品、家具、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多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家居环境;

 

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留心观察,一旦儿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

 

儿童患病后应根据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治疗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 1 周,在此期间内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家中如有其他儿童,食宿、玩具和生活用品等应尽量分开,同时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

 

目前,各地乡镇卫生院一般备有手足口病疫苗,该疫苗适用6个月至5岁儿童,可预防肠道病毒EV71型所致的手足口病,有效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二是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治要点。这些机构要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村卫生室、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发现发热和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适当增加日常清洁消毒频次,做好教室、寝室、校车和厕所等重点场所的通风和清洁消毒,每天开窗通风至少1小时,儿童喝水的口杯、毛巾做到专人专用,每天消毒;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指导儿童正确洗净双手。


注重猩红热防治

 

根据疾控部门近期猩红热监测结果及近几年猩红热流行规律,预计4月份猩红热发病数将出现小幅上升。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病例可出现心、肾、关节损害。

 

本地区主要为春季高发,经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2~12岁小儿为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

一是密切关注。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患者时,告知村民要密切关注家中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卫生室、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是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三是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84消毒液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

 

四是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切勿带病上课。

 

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