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十年:政府累计投入近10万亿元

2019/4/3 15:48:56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作者:李红梅

10年前,一场“新医改”全面启动。这场直指“看病难、看病贵”的改革,政府累计投入近10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5%,投入巨大,涉及面广,关系千家万户。

      

日前,“中国医改十年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在北大召开。专家指出,改革提高了健康覆盖的公平性、可及性,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模式。



编织起全世界最大的

医疗保障网

      

数据显示,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从2003年20元起步增加到520元,增长了25倍。全国政府医疗卫生资金从2009年4510亿元增加至2018年1.57万亿元,累计支出将近10万亿元,年均增长14.9%,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2.4个百分点。

      

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在较短的时间内编织起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基本医保参保人户达到13.4亿人,覆盖95%以上的居民。超过84%的城乡居民15分钟就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2岁,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总结了医改十年给中国带来的“福利”: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政府投入增加,方向日益明确,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有所优化;改革目标模式已经在局部地区和领域形成;医保水平和覆盖面提高,带动了国内消费;医改是新时代新改革的先行者,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国医改让十几亿人口拥有了医保,其成就令世界瞩目。

     

 “10年来,政府卫生投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卫生投入对人民群众健康产出的效率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比较高的,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说。



公立医院公益性核心机制

尚未建立

      

尽管医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公益性的核心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2008年,三级医院诊疗人次数占总人次数的38.7%,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3.7%,三级医院诊疗人次数10年间增长了1.78倍。患者集中到大医院看病,导致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居高不下,卫生总费用增长了2.62倍,增速远远超过GDP。

     

 “公立医院自我创收的逐利机制仍然在运行。比如全国医院单价一百万元以上的设备增加了3.19倍,直接导致卫生费用快速上升。这也是老百姓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玲说,财政投入虽大幅增加,但医疗费用与医院收入挂钩,进一步刺激了医院的过度诊疗行为,粗放扩张的趋势仍比较明显。

      

她建议,下一步的重点应是供给侧改革,改革核心是建立医院和医生正确的激励机制。同时,改革一定要形成合力,才能从旧制度彻底转换到新制度。否则,以药养医就会变成以检查养医、以耗材养医。

      

有专家提出,公益性机制必须强调医疗机构的非营利性,或者进行分类管理,保证非营利机构为主体。同时,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医生的“中性”岗位薪酬制,不与医疗行为正向或负向挂钩,让医生专心于合理诊疗服务。

      

在医务人员薪酬体制改革方面,福建省三明市率先推行工资总额制度下的全员目标年薪工分制改革。据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医改办副主任肖世宣介绍,三明市改革突破两条线,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性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医院院长年薪考核七大类四十项指标,医务人员年薪计算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体组工分,一个是工作量工分,一个是奖惩工分,并实行一院一策,所有考核指标与公益性挂钩,与居民健康绩效挂钩。在职职工的平均年薪由2011年4.22万元增长到11.34万元。



医改与实施健康中国

战略结合


当前,医改面临的挑战严峻,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全国有近50%地区的城镇职工参保人员退休率达到30%;医疗费用增长太快,疾病谱已转换为慢性病、心脑血管、癌症等,耗费的医疗费用会不断增加。

      

应对这些挑战,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让人们少得病、少得大病,实现全民健康。

     

 “新的健康理念,就是生命全周期健康维护,就是人人都是健康的维护者,是维护健康的责任人,人人都公平享有健康的权利和机会。”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高强说,医改不能仅仅围绕“三医联动”这个范畴,而要把改革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中。健康中国战略不仅包括健康服务,也包括健康保障,并扩大到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医改也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模式。

      

何锦国说,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要重点支持预防服务,还有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和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等方面。同时,要有效应对老龄化不断加重和慢病性发病率持续上升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问题。强化政府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责任,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别是个人的健康责任,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好卫生健康事业的共建共享,三方力量充分发挥。

      

李玲提出,寻找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国道路,首先要建制度,形成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百姓需求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其次要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改善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形成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后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和中医药优势,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