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先要“强”医生

2018/12/15 21:12:09来源:村医之家作者:刘子英

为留住人才,让医疗人才扎根基层,各地曾出台了很多因地制宜的建议和办法,如采取定向培养、在岗培训的方式,充实人才队伍,有的地方还“就地取才”,充分挖掘当地基层卫生人才,通过政策引导,使他们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成员。

 

目前,全国各地缓解基层卫生人才紧缺的途径各式各样,国家对基层医疗改革的各项投入都很大,硬件、软件支持也很到位。

 

但为什么基层医疗的情况还是每况愈下,人才越来越难引进,越来越难留在基层,患者也是逐渐“向上跑”,转向县级或市级医院就诊呢?

 

可以说,现在基层医疗机构既吸引不来人才,也留不住患者。

 

笔者以为,如果基层的患者都忽视基层医生的存在,就需要引起基层医生的反思了!为什么患者不找家门口的医生,反而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去大医院呢?归根结底还是不信任基层医生的能力。

 

所以,笔者认为,基层要留人,留住患者,基层医生必先救己,“救”自己的服务理念,“救”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只有基层医生“自强”了,基层才有可能“强”。


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生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对基层医生来说更是如此。

 

记得有位禅师,曾对一位原本雄心勃勃在遭受打击开始怀疑人生的年轻人说过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香’,每个人的‘芳香’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芳香。

 


作为基层医生

我们的‘芳香’是让百姓在患常见病、多发病时得到及时的诊治,并进行健康教育,让百姓提高健康素养,学会管理自己的健康。

 

在此过程中,基层医生应结合各学科、疾病的临床指南,多加学习,尽可能地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做名副其实的健康守门人,以让患者留在基层。


根据国家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初衷,慢性病防控的重担落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肩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才能有效发力,做好慢性病管理?

 

笔者以为,当前大力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是很好的契机,这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拉近与居民联系的“桥梁”,更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跳板”,基层医生应改变自己的服务理念,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真正地为百姓服务,而不是将其作为一项任务,一份差事去应付!

 

把患者留在基层,留在家门口,基层医生不能只等政策、要待遇,而是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只有人人争做有理念、有能力、有“芳香”的基层人,基层才能充满活力,患者才会走近我们,人才才能被基层吸引,进而留在基层。

 

同时,笔者也希望国家能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提高基层人员的待遇,改善基层人员的晋升机制,对于长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并有重大贡献者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并利用榜样的力量,让人觉得“我在基层,我骄傲。”各基层医疗机构要保证基层人员的学习机会,不能因为缺人而让基层人闭门不出,与世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