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1-9月全国医疗相关数据统计情况。截止于9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村卫生室数量减少5848个;诊所同比增加14579家。
村卫生室减少,原因多 村卫生室数量减少,原因有很多。 比如,小的行政村合并导致行政村扩大,而村卫生室也相应合并; 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很多直接变成城区,村卫生室自然而然消失; 城乡交通便利导致村民“大小疾病跑镇上”,村卫生室有名无人,最终关闭; 村卫生室工作越来越繁多,收入却越来越受限,很多村卫生室人员离开,走光; 有的行政村比较偏远,怎么也招不进乡村医生,没有村医,村卫生室自然关门; 诊所开办逐渐放开,为村卫生室有资格开诊所的人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村卫生室数量越来越少的一些因素。 诊所数量增加,但并非好事儿 近年来,随着获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放开、诊所审批条件宽松、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认定开展等,各地诊所数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数据来看,仅今年前9个月,全国诊所数量就增加近15000家,平均每个月约有1700家诊所新开业。 诊所数量增加,为老百姓就诊提供了方便。不过,诊所骤然增加带来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最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采取多次“补救”措施,让很多多年在医疗行业从业但无证的人员“转正”,包括中医药法出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让一批曾经”非法执业”的中医在取得行医资格和注册诊所方面获得利好。 这批人资格有了,看病却存在有很多“抛锚”的现象。很多出现“开诊所有资格、看病技术不行”“有资格的听从没资格的开展诊疗、处方”“一个诊所照、多处多人经营”的现象。 诊所泛滥带来的后果曾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前十年出现过。当年,有的地方出现一个管辖人口才2万人的乡镇街道上,诊所数量达10多家,甚至20多家。试想,患者数量有限,诊所数量无限的后果是什么?可能是老百姓无缘无故多“吃药”。 当然尽管市场会优胜劣汰,但不可避免也会让很多诊所衍生出一些邪门歪道的招数吸引或者拉拢患者,而如果诊所监管不严格,最终造成损害的不仅是患者的经济利益,还有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而且各式各样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不等的中医、专科诊所的出现还会让老百姓无法辨别真假,最终逐利行为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形象。 药店夹击,更加压缩村卫生室生存空间 近些年随着相关政策的影响,零售药店数量飞速增长。而且随着多点执业的逐渐放开,这种诊所+药店的经验模式将越来越多。 其实,自从《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到现在,一些农村药店或多或少一直在干着“挂上药店牌,私下开诊所”的工作。 而多数药店主人本身不具备从事诊疗活动的基本技能,从而滋生了泛滥运用输液、抗生素、激素等现象,处方药乱用、乱卖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事实上,在乡镇以下的地方单纯开办卫生室或卫生所,并规规矩矩开展诊疗活动,生存空间小之又小。 卫生室不能卖的,药店可以卖;卫生室有的,药店也有;卫生室所提供的诊疗服务,药店也可以提供;而卫生室没有的,药店可能有。 久而久之,有的老百姓就把药店看做是治病买药的地方,而把卫生室当做体检、量血压、测体温的地方。 其实,大多数药房人员都没有行医资格,拥有执业药师证的也是少之又少,很多都是挂靠证件。这些药房坐诊的人根本不懂得专业的药品知识,而患者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农村居民根本不知道何为西药、何为中成药;何为处方药,何为非处方药;何为诊所(医生),何为药店等基本医药常识。 所以说,尽管药店发展得很快,但在维护老百姓健康方面真正起的作用并不大,但其对村卫生室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可以说,在农村,未来随着诊所、药店及诊所+药店的大力发展,将进一步挤压村卫生室的生存空间,而如果各地再不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扶持与补贴,那么村卫生室的缩减和消失将进一步加剧,而村卫生室人员的流失也会进一步加重,这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