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始终如一 : 一个社区医生札记

2018/12/14 15:39:49来源:慢病管理网作者:于春玲

医生一个多么崇高的职业,许多人都会认为医生应该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或者应该是手持柳叶刀的白求恩式大夫,每天应该战斗在生死边缘救病患于水火之中,那样才是一个医生应该有的形象,就像急诊室的故事里一样充满了激情,最初的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成了一名医生。

 

微信图片_20181214153412.jpg


2008年的春天,我顺利通过了社区医生考试,来到了集士港明馨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一名社区医生,但是每天只是重复着单调的工作,我时常怀疑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医生职业吗?直到2009年3月国家的新医改政策来了,大力推行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倡“大病上医院小病在社区”,大家都认为社区医生的春天来了,同样我也是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然尔,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我发现很多居民群众根本不买帐,不愿配合社区医生收集健康档案信息,不想来参加的健康讲座,甚至主动上门服务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也会怀疑是不是来推销产品的,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次,我下村给群众测量血压,有一位姓丁的师傅,血压测量的好几次,都是特别的高,我就对他说:“丁师傅,这么高的血压要服药了。”可他却说:“没事,我血压高了很多年了,没什么不舒服,还不是好好的,不搭噶!你们医生就喜欢大惊小怪。”我当时心里真是不舒服,必竟我是替他的身体着想呀!可他却偏偏不理解。我冥思苦想找原因,后来我发现:学生为什么会听老师的指导,迷途的人为什么会听向导的指引,病患为什么会听名医的建议,而听不进我的建议?原来,答案就是信任!正是因为居民对我缺乏信任,缺乏认可,所以我的工作才会遇到这种阻力。只有建立信任,才可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那怎样赢得信任呢?那年九九重阳节,社区组织65岁以上老年人去金华出游,他们需要一名随行的社区医生,我主动请缨。出游前我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出游计划,包括从出游前的药品的准备到游玩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出游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处理,能想到的我都准备了,从宁波到金华三个小时的车程中我足足讲讲了两个小时。这是第一次当我讲完后,得到了他们赞美的掌声,大家都说:“小于医生真是细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