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又称小檗碱,是临床的“宠儿”。很多人用黄连素,是为了治疗细菌性腹泻。然而,在口服止泻之外,黄连素还有别的用途。
中医认为,黄连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而且,黄连还有明显收敛、止痒的作用,有助于迅速干燥创面、消炎消肿、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修复。因此,合理搭配黄连素外用,有助于治疗皮肤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1、治带状疱疹
用法:将黄连素研末,以蒸馏水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每日2次。
注意:带状疱疹严重者在外用黄连素时,应同时予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
2、治疗急性期湿疹
用法:取5片黄连素加入100ml沸水,随用随配,常温下使用。
3、小儿痱子
用法:取黄连素10片,溶于3000ml温水,给患儿洗浴,每天早晚1次。
4、新生儿红斑
用法:取黄连素10片,碾磨成粉后,加入2000~3000mI温水,每日沐浴1次,每次5min。
5、新生儿脓疱疮
用法:配制0.1%黄连素溶液,水温38~40℃,湿敷患处3~5min。每日3次,面积大者可以此水洗浴。
注意:加强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清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症。
6、尿布皮炎
用法:取黄连素10片,溶于3000ml温水中,水温38~40℃。制剂湿敷患处3~5min,更换尿布时随换。
7、髌骨骨折术后术口皮肤创伤性湿疹
用法:取适量黄连素片去掉糖衣,研磨成粉,敷于伤口处,每天伤口换药1次。
1、注意色素沉淀
黄连素含有柠檬黄,外用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发黄。理论上来说,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代谢掉色素。但中药存在光敏作用,可能会造成继发性色素沉着。
2、注意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患者使用黄连素后,偶有恶心、呕吐、稀便或腹泻、便秘等胃肠道不适。一般而言,停药后可消失。
过敏反应:患者使用黄连素后,偶见皮疹和药物热。一般而言,停药后可消失,但有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
肝功能反应:部分患者使用黄连素后,可见血清转氨酶升高。一般而言,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严重心律失常:有患者使用黄连素后,出现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跳骤停等症状。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患者应慎用。
溶血性贫血:黄连素可引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出现红细胞溶血,导致溶血性贫血。因此,溶血性贫血和蚕豆病患者应禁用。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