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禁忌多,这份儿童用药安全准则请收好!

2021/8/23 8:26:53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小儿是处在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小儿生理还有病理以及在用药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尤其是新生儿许多脏器以及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比较敏感,如果用药不当很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因此了解小儿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病理以及用药特点,对小儿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从小儿药代动力学特点来看,针对药物的吸收情况,像口服药物,新生儿由于胃容量比较小,胃酸比较少,导致胃液PH值高,而当小儿长到2-3岁时,其胃液的PH值才会接近成人水平。

又因为小儿胃排空比较慢,肠蠕动不规则,胆汁分泌不完全,所以对于胃内吸收的药物其吸收是比较完全的,而十二指肠吸收的药物其吸收的是比较少的,再加上新生儿吞咽能力比较差,有的还拒绝服药,这也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受到一定影响。

像外用药物,由于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而且黏膜比较娇嫩,血管丰富,皮肤角质层比较薄,这就使得其皮肤的通透性要比成人高,当使用外用药物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吸收的,但是需要注意可能引起的皮疹等副作用。

对于注射给药而言,由于其肌肉组织相对比较少,皮下脂肪微薄,所以小儿的局部循环是不好的,这样就很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所以一般不宜肌肉注射给药,而应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

从药物的分布来看,新生儿由于组织含水量要比成人大,这样就使得水溶性药物容易被稀释,所以像新生儿使用水溶性药物的时候应该适当增加用药剂量。

新生儿还有未成熟儿的脂肪含量比较少,所以使用脂溶性药物不容易与之结合,组织还有血中的药物浓度相对比较高,容易引起中毒情况,所以使用脂溶性药物的时候应适当减少使用剂量。

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使婴幼儿期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就较婴幼儿期要大,再就是婴幼儿期的体液调节功能比较差,当发生脱水的时候可以影响药物的分布还有血药浓度,同时婴幼儿期的血脑屏障也还是没有成熟的,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从药物的代谢来看,对于新生儿来说其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像细胞色素450、细胞色素C等,这些还原酶在新生儿增长中的活性已经接近成人,因此出生的小儿其肝脏对多数药物具有足够的代谢能力,但是某些酶它的分泌是不足的,致使某些药物它的氧化还原作用是比较低的,像氨基比林、保泰松、地西泮等药物,半衰期会有所延长。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新生儿,如果使用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它是由于氯霉素不能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形成无活性的衍生物,这样就使得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致使血中游离的氯霉素增多,引起新生儿休克、昏迷、紫绀等灰婴综合征症状,另外就是磷酸葡萄糖醛酸酶缺乏,这种酶缺乏当新生儿使用磺胺药物的时候会出现溶血。

婴幼儿和儿童药物的代谢情况,一般出生两周后,小儿的肝脏处理药物的能力就接近了成人的水平,主要的酶的活性也已经成熟,另外加上小儿的肝脏的相对重量一般是成人的两倍,这样婴幼儿和儿童药物代谢的速度这时候是高于成人的,所以当使用抗癫痫药和茶碱这类药物要想达到有效的浓度像 1 到 8 岁的孩子,他的用药的剂量一般要比成人大。

从药物排泄来看,新生儿期肾小球的过滤及肾小管的排泄功能是比较低的,这样就使得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像青霉素0-6天的新生儿半衰期是3个小时,14天的新生儿半衰期是1.4小时,所以新生儿用药剂量应该适当的减少,用药的间隔应该适当的延长。

从给药途径来看,我们应根据小儿的特点、疾病、病情、药物的剂型选择给药途径,这样就可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减少对小儿的不良影响。

首先口服给药,对于小儿来讲口服给药的缺点在于剂量不如注射给药准确,另外由于其吞咽能力差,在就是拒绝服药,这样给口服给药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糖浆剂、水剂或者冲剂等特殊剂型,而对于年长得患儿我们可以采用片剂或丸剂等进行治疗。

再就是静脉注射给药,此方法起效快且剂量准确,目前是临床上采用较广的注射方式。另外还有透皮给药、直肠给药、雾化吸入给药等途径,也是小儿患者运用较多的给药途径。

小儿用药剂量一般是按照体重计算与按照体表面积计算两种。但当我们不知道小儿的确切体重时,我们可以根据其生长发育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粗略计算,或者按体重比例由成人剂量进行推算。目前许多小儿专用药上,都有小儿不同年龄段的具体使用剂量,因此遵照说明书选用剂量是比较适宜的。

对于小儿药物的选择,我们需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状况,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等选择合适的药物。

抗生素的选择

需要注意要掌握其药理作用以及适应症,比如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再就是氨基糖苷类药物小儿不宜使用,因为其耳毒性以及肾毒性对造血功能有影响,其次像四环素类药物会引起牙和骨骼不利的影响,所以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还有喹诺酮类药物对骨骼也有一定影响,所以1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此类药物如果短时期大量使用可能会掩盖病情,因此应在确诊之后使用,另外需注意的是此药物长期使用会抑制骨骼生长,影响孩子的发育。

退烧药的选择

像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药物均会影响小儿肾功能发育,因此已经禁止用于小儿退热了,对于退烧药我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药物,但是使用时注意剂量不宜过大。

镇静止惊药的选择

当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或者咳不出的时候,可以采用苯巴比妥、异丙嗪等镇静药进行治疗,当发生惊厥的时候可以选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

镇咳止咳药的选择

小儿出现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因为多数的镇咳药都属于中枢止咳药,容易造成痰液堵塞气道,不利于痰液的排出,所以止咳治疗应明确诊断,对因治疗。比如像过敏性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就是对症治疗,尽量不用镇咳药,而是多用祛痰药,可以口服或雾化吸入,这样使得它的分泌物稀释,然后容易咳出来,或者应用β2受体激动剂,用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而对于哮喘,可以选用β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可用氨茶碱,但是像新生儿和小婴儿使用氨茶碱的时候需要谨慎。

止泻药与泻药的选择

当小儿出现腹泻的时候,不宜使用泻药,使用了泻药以后不利于毒素的排出,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来防止脱水,同时补充电解质。

另外就是可以使用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等制剂来调节肠道的微生物环境,还可以使用蒙脱石散,可以用于急慢性腹泻,对消化道内的病毒产生的毒素有抑制作用,还可以修复消化道粘膜。而当小儿出现便秘时,不宜使用泻药,而应多采用饮食调整。

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用药特点,小儿在选用药物时应注意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给药方案,在药物选择上应掌握药物的性能、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另外还需注意剂量的选择,在合并用药时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合理化用药,起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等.《儿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2、王庭槐.《生理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