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合理应用要点知多少?

2020/10/9 8:10:54来源:基层医界作者: 常怡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的高度紧张,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在大幅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疗法,涉及很多合理用药知识。降压药物只有做到合理应用才能保证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达到稳定降压的理想效果。

01

降压药冬夏剂量有别

老王去年夏季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医生通过反复测量其血压的变化以及服用降压药物以后的降压效应为其选用了合适的降压药物并确定了合适的剂量。


老王按时服药,很快将血压控制到了正常范围。一夏一秋,相安无事。进入冬天,老王还是按原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但他却时常感觉头痛、头晕。他到医院让医生给他再次测量血压,结果发现血压比平时高出了20毫米汞柱。



   用药指导

不少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品种和剂量一年四季不变,夏天怎么吃,冬天还怎么吃。其实,高血压患者在冬夏季节血压高低是有差别的,使用降压药的剂量也应有所变化。


国内外研究表明,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冬季偏高,夏偏低。因人体总的血容量不变,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阻力小、压力小,血压自然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后也有助于血压下降。


一位高血压患者反映,一到夏天就经常出现头晕的情况,原来他夏天仍服用冬天的剂量,结果使血压降得过低,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出现脑梗死或是心绞痛发作。


另有不少像老王这样的患者,冬季时血压容易波动,原因是他们仍服用夏季的剂量,致使血压没有被有效地降下来,因此出现高血压症状。


一般地说,高血压患者冬季的血压要比夏季高,因此,冬天服用降压药物相应也要增加一些。


国外一些专家指出,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冬季脑溢血高发的重要措施,强调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控制在140和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在服降压药时,要避免操之过急,一次降低不宜超过原血压的20%。


血压过高者,应逐步降压,以免出现“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而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嗜睡,甚至诱发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服用降压药还应当防止血压上下波动幅度过大,血压长期波动,会使脑血管承受的压力时高时低,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


具体冬季应当如何加量,加多少剂量,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及自觉症状,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调整用药品种),使血压经常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02

服降压药 别饮酒

刘先生和其他老年高血压患者一样,每到冬天就觉得特别怕冷。但他自有一套对付寒冷的“妙法”:每每外出前或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来二两白酒。刘先生还很得意他这种养生方法,他说,中国自古就有“饮酒抗寒”的说法和做法。


这一天,空中飘着雪花,比往常好像是更冷了。刘先生要外出接放学的孙子。他按时按量服过降压药物后又照例先饮了二两白酒,然后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刘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头晕,接着就昏倒人事不醒了。虽经医生的全力抢救,刘先生保住了性命,但腰部发生骨折,还落下了脑中风后遗症。

      

   用药指导

在冬季,不少中老年人喜欢喝杯白酒暖暖身子,借以驱除寒意。且不说喝酒驱寒效果值得怀疑,喝酒本身容易影响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先兴奋后抑制),增强新陈代谢,使心跳加快,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


另外,饮酒还会与所服用的降压药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酒精进入体内可影响代谢药物的酶——细胞色素P450。P450有许多种,酒精对其中2E1影响较大。如短期内或一次性饮较大量酒,则影响依赖这些酶类代谢的药物,使之不能按正常情况代谢,药物半衰期在体内延长,增加药物毒性和其药理作用,可能造成患者药物中毒。受2E1影响的降压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


当酒与胍乙啶、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物同用时,会引起严重高血压、心肌梗死,甚至造成休克或死亡。也有些患者则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患者会突然摔倒,引起骨折或脑溢血。如果饮酒过多又服用较大量的降压药,常常会出现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若饮酒(特别是葡萄酒)的同时服用了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的降压药物如优降宁,则会引起血压骤升,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等剧烈反应(高血压危象),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而突然死亡。


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如复方降压片、肼苯哒嗪、双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等,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昏厥。


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心痛定)、长压定、肼苯达嗪、地巴唑等血管扩张剂与酒合用,将会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冠心病心绞痛,降压药物常与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抗心绞痛药物合用。这时如果饮酒,将会加剧头痛、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因此,高血压患者冬天饮酒驱寒要杜绝。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天外出最好戴帽子,以免头部着冷。


冬季要注意保暖,根据条件从多方面提高工作环境和居室的湿度,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及时增加衣服,穿宽大保暖的鞋子,防止因四肢受冻而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


不宜洗凉水澡,更不能冬泳,因大面积的冷水刺激更容易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容易引起卒中等并发症。

        

03

服降压药物并非都是“越少越好”

张女士平素一向身体健康,很少服药。她深信是药三分毒。自从她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服用降压药时她也坚信这一“普遍真理”,只服一种降压药物。结果是尽管血压有所下降,但一直未能达标,她将所服降压药物适当增大了剂量,但仍时常感到头痛头晕。为避免多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她仍然硬挺着也不增加用其它药物。


前不久的一天早上起床时,她上衣还没有穿好,突然发生晕倒。医生论断属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脑中风。


      

   用药指导

目前认为,单用一种降压药物,可以使血压降低10~20mmHg。如果单用一种药物不能将血压控制得很满意,主张合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而不是增加单一药物的剂量。


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剂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利用不同种类降压药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加降压药的效果。


有些原本血压很高的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就需要进行两种甚至更多的降压药物的联合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为了控制血压需要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合并用药有其需要和价值。合并用药时每种药的剂量不大,药物间治疗作用有协同或者至少相加的作用,合理的联用还可以将药物不良反应相互抵消,至少不重叠或相加。


国内心血管病权威专家胡大一教授认为,由于高血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的高血压单一疗法往往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理想的降压达标。因此,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人们最为推崇的就是高血压的联合治疗。因此,“服药品种越少越好”对降压药物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普遍真理”。


04

降压药物搭配合用技巧多多

杨女士是一位高血压患者,近来她发现自己长期服用的单一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已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


最近她在一本医药科普杂志上也发现,专家提倡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一种药物不能理想降压时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她来药店想再选用一种降压药物与卡托普利一起联用。


来到药店她才发现,原来降压药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等六大类100余种。


这么多的降压药物真是让她眼花缭乱。药店药师告诉她,降压药物属处方药,如何联合应用最好看医生,由医生根据病情合理选用。



   用药指导

临床研究发现,单药治疗高血压只有50%~60%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20%~30%的患者需要两种药物合用,10%~20%左右的病人需三种甚至三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01

适合联合用药的搭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倍他乐克等)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下降,可减弱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对肾素系统的激活现象,加强利尿剂的降压效应;能预防或减少利尿剂导致低血钾所诱发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二者合用在降压效果协同的同时,可预防猝死,减少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


2.利尿剂与α受体阻滞剂合用: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能阻滞突触后α1受体而扩张血管,从而达到降压效应,但在起降压作用的同时,会导致水钠潴留,与利尿剂合用可提高降压效果,减轻副作用;α受体阻滞剂还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逆转利尿剂升高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但服α受体阻滞剂易出现首剂效应,即体位性低血压。由于利尿剂可使血容量减少,合用时更易出现首剂反应,故在开始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最好勿与利尿剂合用。


3.利尿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不像其他血管扩张剂以及某些肾上腺素能阻滞 剂一样会引起水钠潴留,但与利尿剂合用可明显加强其降压效果,特别是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更为显著,并可减少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症,但不宜与保钾利尿剂(氨体舒通、氨苯喋啶)合用,因可加重保钾利尿剂引起的高钾血症。


4.β受体阻滞剂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等,这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加,β受体阻滞剂阻滞了β受体后,α受体的兴奋性相对增高,外周阻力轻度增加,两药合用降压作用相加,而副作用可减少至最轻的程度,为最常用的降压配伍处方。

   

 值得注意的是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特别是同时静脉滴注,可引起严重心脏阻滞,甚至心脏停搏,明显抑制心功能,因此禁忌使用,口服联用也不可取。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更不能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5.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肾素的释放,钙拮抗剂能提高血浆肾素水平,合用对老年人低肾素水平的高血压有利。


低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和钙拮抗剂合用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更能降低蛋白尿及减少踝部水肿。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目前常用的药物如缬沙坦,副作用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少,可以代替后者应用,但价格较贵,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合理选用。


05

降压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合理搭配

高血压患者老杨,长期服用降压药普奈洛尔。最近又患了上神经官能症。老杨听说氯丙嗪能治这种病,于是就到一家诊所开了20片服用。


服药三天后老王渐感头晕,在一次解手站起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头上被磕出一条2cm 的口子,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用药指导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不同种类的合并症,因此降压药物常需与其它疾病治疗药物合用。药物合用之后可产生相互作用,有些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重视。


1.降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中枢抑制药利眠宁、氯丙嗪与多种降血压药配伍,能增强降血压效果。巴比妥类与钙拮抗剂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氯丙嗪与普萘洛尔合用,前者使后者代谢受阻,加强了心血管的抑制,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苯巴比妥与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合用,因前者的酶促作用,可加速后者消除而降效。


2.洋地黄类制剂(如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与降血压药合用:强心苷与降压药物并用药要特别谨慎,与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合用时,可影响前者的肾清除率,使血药浓度升高,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地高辛与利尿降血压药(呋塞米、氢氯噻嗪)联用,可致低血钾及低血镁,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


有心力衰竭者不宜选用普萘洛尔、胍乙啶等降压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能抑制心脏,降低心输出量。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氨体舒通作为降压药物,因为这些降压药物在降血压的同时,对患者心衰的恢复也有很好治疗作用。


3.抗凝药物与降压药物合用:血液黏稠度升高是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原因之一,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小板凝集,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通过降低前列腺素合成,而削弱ACEI(卡托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和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降血压作用,应引起注意。


4.降糖药与降压药合用:二甲双胍及磺脲类降血糖药(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与ACEI(卡托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列、福辛普列)等联用,可加强降血糖效果。专家认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研究证明,这类药物既能降压,又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且不影响糖和脂肪的代谢;具有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延缓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还可保护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降低微量蛋白尿效果明显。


不宜选用选用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对血糖水平有复杂影响。能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并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耐量下降;还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影响脂质代谢,加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等。


5.降脂药与降压药合用:高血脂症伴有脂质代谢异常者,不宜选β-受体阻滞药及利尿药降压。为了同时治疗不同类型的高血脂症,ACEI降血压药不宜与他汀类降血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联用,以防产生肌病和严重的高血钾症。


6.平喘药与降压药合用:平喘药氨茶碱与钙拮剂类降压药(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合用,因为后者可降低氨茶碱在肝脏的代谢作用,提高其血药浓度,可使前者药理作用加强,引起氨茶碱中毒症状。普奈洛尔与氨茶碱合用,后者可拮抗前者的血钾升高和血糖降低作用,但前者有诱发哮喘的可能。


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药类降压药物。有报道氨茶碱能逆转硝苯地平的降血压作用。但专家认为,高血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时,降压药物仍应首选钙拮抗剂,次选ACEI降血压药,只不过合用时应注意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7.其他:抗风湿药吲哚美辛与硝苯地平或维拉帕米同用时,可致后二者血药浓度增高,因而毒性增加。吲哚美辛与利尿降压药合用,可减弱后者排钠及抗高血压作用。雷尼替丁与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合用时,前者减少肝血流量,同时抑制肝脏细胞色素P-450,使后者代谢变慢,血药浓度升高,药效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