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素静滴 60 mg tid,患者家属将我告上法庭

2018/5/10 14:54:35来源:呼吸时间作者: 宸子

63 岁男性病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住在 ICU 病房,有肺部感染,痰多,早期 1 周在 ICU 应用氨溴素 60 mg IV tid,后期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停用氨溴索 2 周后患者出现严重剥脱性皮炎过敏反应,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无效死亡。

 

剥脱性皮炎的过敏反应应该跟氨溴索没关系,但患者家属就抓住氨溴素超说明书剂量应用说事,将我们告上法院。

 

旧的说明书上确实是说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每天 2~3 次,每次 15 mg,严重病例可增至每次 30 mg。但听说现在 1 g 新规格的说明书上剂量可按 30 mg/kg,1 天总量可以用到 1 g。


氨溴素 60 mg IV tid,是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吗?


说明书推荐剂量,到底是多少?

 

氨溴索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祛痰药,主要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早产儿、新生儿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为例,其说明书推荐如下:


微信图片_20180510144841.jpg

截图来源:用药助手 App


按说明书推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最大剂量为: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 90 mg/d(最大剂量 30 mg,tid),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30 mg/kg。


也就是说,开篇病例里的氨溴索,确实是超说明书剂量使用了。


氨溴索,临床为何超剂量使用?

 

临床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氨溴索超剂量使用。

此类超说明书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围手术期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等。

据报道 [1],使用大剂量氨溴索(15 mg/kg/d 或>1000 mg/d)可明显保护肺功能,但存在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以下药理机制相关:


1. 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


2. 减少超氧化物阴离子及过氧化氢等的生成,减轻肺氧化性损伤;


3. 减少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过度炎症反应所引起的肺破坏作用,从而抑制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维护上皮细胞的完整,减少液体渗出和水肿的程度。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 [2],超剂量使用氨溴索可有效改善术后呼吸系统症状,减少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术前应用还能减少手术时机械损伤造成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起到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胸外科围术期肺部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2009 年版)》[3] 明确指出:


一般情况下沐舒坦术前使用剂量为 90 mg/d,存在高危因素术前预防性应用沐舒坦,推荐剂量为 1 g/d。术后推荐应用大剂量的沐舒坦 1 g/d。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16 年版)》[4] 推荐:接受胸部手术的高危患者可使用盐酸氨溴索 1 g/d。

德国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说明书:目前已经批准其用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 应用剂量为 1 g/d。

新编药物学》(第 17 版)[5] 指出:

大剂量氨溴索(250~500 mg/d,每天两次)可以降低血浆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排泄,可用于治疗痛风。


但也有研究 [6] 指出

虽然围术期应用氨溴索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还能缩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但氨溴索高剂量组(>900 mg/d)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与中、低剂量组并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