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疾病的中成药治疗

2016/6/12 8:44:31来源:中国药店

过敏性疾病是18岁以下儿童常见疾病。在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率为41%,也就是说,每两或三个儿童里,就有一个“过敏”宝宝。有的宝宝皮肤瘙痒难耐,有的宝宝不停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咳嗽喘息,这可能都是过敏惹的祸。

 

支气管哮喘篇

哮喘发病,病在肺、脾、肾。

 

支气管哮喘与遗传、过敏、感染有关。中医认为,这与痰液留伏体内有关。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气未充。脾有将摄入的水谷分解吸收的作用,脾虚时运化能力差,水谷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肾也有调节水液代谢之用,肾气虚衰,则水液停聚,化生痰湿;肺脏本来给体内水液运行提供顺畅的通道,肺气不足的话,抵御外邪力就弱,一旦感冒、过敏原等侵犯肺脏,水道不再畅通,水液凝聚为痰。

 

所以,肺、脾、肾三脏虚衰,都可导致痰液留伏体内而发病。

 

辨证论治,发作期和缓解期大不同

 

发作期:

起病急,症状重,属于外邪壅盛的实证。

 

寒性哮喘:

气喘,喉间哮鸣,咳嗽,胸闷,痰稀色白、泡沫多、易咯,喷嚏,鼻塞,流清涕,唇青,形寒肢凉,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咽不红 ,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治以温肺散寒,涤痰定喘。小青龙口服液口服,每次510ml ,每日2次。

 

热性哮喘:

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治以清肺涤痰,止咳平喘。哮喘宁颗粒冲服,5周岁以下儿童每次5克,510周岁每次10克,1114周岁每次20克,均每日2次。

 

外寒内热:

气喘,喉间哮鸣,咳嗽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喷嚏,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面色红赤,夜卧不安,无汗,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治以解表清里,止咳定喘。麻甘颗粒冲服,1岁以下每次0.8克,13岁每次1.6克,4岁以上每次2.5克,均每日4次。

 

缓解期:

病程长,无急性加重症状,属于内脏虚衰之虚证。

 

肺脾气虚:

反复感冒,气短自汗,咳嗽无力,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面白少华或萎黄,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软。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玉屏风口服液(颗粒)口服,1岁每次3ml2克,15岁每次510ml 2.55克,614岁每次10ml5克,均每日3次。

 

脾肾阳虚:

喘促乏力,动则气喘,气短心悸,咳嗽无力,形体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腹胀,纳差,夜尿多,便溏,发育迟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温补脾肾,固摄纳气。固本咳喘片口服,每次13片,每日3次。

 

肺肾阴虚:

喘促乏力,动则气喘,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咳嗽无力,盗汗,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面色潮红,午后潮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敛肺补肾。蛤蚧定喘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调护要点: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适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少吃牛羊肉、海鲜等发物。

 

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外出或到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

 

湿疹篇

湿疹来势汹汹,病起三大原因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是宝宝的常见皮肤病。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病与先天禀赋、饮食失调、情志因素等。

 

先天禀赋

是指在人出生时即具有的身体素质,由遗传因素决定。易患湿疹的宝宝属于中医体质学分类中的“特禀质”,该体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西医学将其称为“过敏体质”。

 

饮食失调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若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可导致宝宝的脾胃功能受损,失于健运,从而湿热内生,外发于肌肤表现为湿疹。湿热困脾,引起脾虚,脾虚生湿,二者相互影响,使得湿疹迁延不愈。

 

情志失调

小儿“易热多火”,这与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若平素对小儿娇养过度,导致肝阳上亢,“侵犯”脾土,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湿热内生发于肌肤而为病。

 

辨证论治,共分三型

 

湿热浸淫:

多见于急性湿疹。发病急,皮疹为多数密集的小红丘疹、红斑或小水疱,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渗液较多。湿疹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常见于头面部、耳后、四肢远端、手足裸露部及阴部、肛门等处。可伴有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以清热利湿,祛风凉血。消风止痒冲剂冲服,每次1袋,每天3次。

 

脾虚湿盛:

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发病较缓,皮损以小丘疹为主,可有白色鳞屑、少量的丘疤疹或糜烂,仍有痒感。可伴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弦缓。治以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参苓白术散颗粒冲服,每次3克,每天3次。

 

血虚风燥:

多见于慢性湿疹。患病日久,患处皮肤增厚、浸润、红色或暗红色,部分色素沉着,表皮粗糙,覆以少许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痴,可出现苔癣样变。病变部位局限,边缘清楚。可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治以养血祛风,清热利湿。润燥止痒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

 

调护要点:

饮食清淡,不要进食海鲜、牛羊肉、虾蟹和贝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如在哺乳期妈妈也要忌口。

 

穿着纯棉材质衣服,宽松且透气性好,清洁衣物时用宝宝专用的洗涤品,同时减少日光直晒。洗澡时间宜短,水温适中,皮肤破溃者暂不宜洗澡。

 

保证充足睡眠,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自我抓伤。

 

查找过敏原,注意远离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篇

内外夹击,有虚有实

 

过敏性鼻炎也与过敏相关,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冬三季多发。部分患儿可有荨麻疹、湿疹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表现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易为外界过敏原所诱发,即内外因素夹击而发病。

 

外因:

为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等。

 

内因:

有别于成人,更偏向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的脾肾阳虚,即脾虚不能行气化湿,肾虚不能温化寒饮。寒湿之邪上犯鼻窍而发病。

 

辨证论治,三虚一实

 

肺气虚寒:

鼻痒,喷嚏频频突发,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语声低怯,面色苍白,或见咳嗽痰稀。舌质偏淡或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治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通窍鼻炎颗粒冲服,58岁每次1克、8岁以上每次2克,均每日3次。

 

脾气虚弱:

鼻痒,喷嚏频频突发,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面色萎黄,食少纳呆,消瘦,腹胀,大便溏薄,四肢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治以益气健脾,升阳通窍。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23克,每日23次。

 

肾阳不足:

鼻痒,喷嚏频频突发,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补肾阳,通利鼻窍。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12克,每日2次。

 

肺经伏热:

鼻痒,喷嚏频频突发,流清涕或黏稠涕,鼻塞,嗅觉减退,可伴有咳嗽、咽痒、口干烦热,或见鼻衄,鼻腔干燥。咽红,舌质红,苔黄,脉数。治以清宣肺气,通利鼻窍。辛夷鼻炎丸口服,46岁每次2g612岁每次3g,均每日2次。

 

调护要点: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能力,防止受凉。

 

注意室内卫生,经常除尘去霉,勤晒被褥,避免与宠物接触。

 

注意观察,寻找诱发因素,若有发现,应尽量避免。在寒冷、扬花季节出门戴口罩,减少和避免各种尘埃、花粉的刺激;避免接触或进食易引起机体过敏之物,如鱼虾、海鲜、羽毛、兽毛、蚕丝等,忌辛辣刺激食物。

 

按揉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00遍,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