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退热方法与药物应用

2016/5/25 11:54:06来源:村医之家作者: 马沛然,张静等
发热俗称为发烧,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发热,其中以感染最为常见,尤其以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占大多数。对发热的基本概念、诊断和治疗,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笔者本人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的结果。


发热患儿如何应用退热措施

发热患儿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发热的病因治疗,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本文不一一介绍;另一方面是降温治疗,降温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体温高于38.0℃,尤其是合并有头痛者,应采用物理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是冷毛巾敷额部,此方法虽无明显降温效果,但可使患儿较舒服,并且使额部局部温度略低,减少发热对脑的损害。


对体温>38.5℃者,可全身用温水擦,尤其是腋下(靠近锁骨下动脉)和大腿根部(靠近股动脉),应多擦洗几次。擦洗后用干毛巾擦干皮肤,此后在患儿身上盖一层床单,对降低体温有较好疗效。

 
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贴凉”敷额部,虽对全身降温无明显效果,但由于一贴凉含有薄荷等挥发药物,可使额部局部降温,使患儿较舒服,并可减少高热对脑部损害。然而必须指出,目前大多数“一贴凉”太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额部贴的贴片大小应包括整个额部,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药物降温    发热对机体有一定损害,但另一方面也是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使用退热药物,有利的一面是使患儿较舒服,并可减少发热对脑部的损害,其不利的一面是用退热药后全身出汗,使患儿更为虚弱,可能使抗体产生减少,病情恢复减慢。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统一规定,发热患儿体温>38.5℃才可使用退热药,并规定两次给药时间需间隔6 h。


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体温>38.0℃时即应使用退热药,以免因发热而引起惊厥。

 
新生儿对退热药反应大,出汗多,甚至可引起休克,因此新生儿高热时,只能用物理退热。

退热药的应用

退热药分为三大类:①非甾体消炎药;②皮质激素;③中药。
 
非甾体消炎药    有很多种,如阿司匹林、萘普生、消炎痛、布洛芬、双氯芬酸(扶他林)、赖氨匹林(阿沙吉尔)等,其中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有口服的布洛芬和静脉注射的赖氨匹林。布洛芬,口服,每次10~15 mg/kg,两次间隔至少6 h。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每天只用1次,每次10 mg/kg,用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推入。
 
皮质激素    下面介绍的发热疾病应用皮质激素是指诊断明确的最常见的上感患儿,不包括其他发热疾病,如结缔组织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等,这些疾病应用皮质激素的指征和方法都不相同。
 
上感患儿并高热应用皮质激素的特点是降温虽较慢,但降温维持时间较长(约8~12 h),退热时无大量出汗,患儿精神状况和食欲同时好转。其缺点是可能抑制淋巴系统,使抗体产生减少,病程延长。
 
笔者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皮质激素应用时间不超过3 d,不会引起上述不良反应。治疗上感并高热所应用的皮质激素,常用的、效果好的、不良反应小的有静脉注射的地塞米松和口服的强的松,地塞米松的用量为0.12~0.2 mg/(kg·d),1次/d,最大量不超过5 mg。强的松用量为1次/d,每次1~2 mg/kg,最大不超过20 mg,用药不超过3 d,可突然停药,如超过3 d,需减量再停药。
 
中药    常用的有羚羊角粉、柴胡等,笔者无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