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例
【一般资料】患者,男,59岁,工厂职工
【主诉】因“右小腿瘙痒、破溃伴红肿17天”入住医院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胫前瘙痒不适,无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不伴头昏痛、胸痛及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及恶心、呕吐,无夜间盗汗、纳差、乏力及进行性消瘦,无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及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自行用手搔抓将皮肤抓破,并出现红肿、无疼痛,未引起重视,未予特殊处理,此后出现左颈部瘙痒发红,仍自行搔抓后破溃,并伴发热、食欲下降、乏力等不适,于5月2日来我科门诊求治“
【查体】T:36.4℃P:78次/minR:20次/minBP:120/60mmHg步入病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颈软,气管居中。胸廓似呈桶状,肋间隙稍增宽,胸廓挤压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蜘蛛痣,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及压痛,四肢无畸形,右小腿中下段前侧半红肿明显,边界清楚,皮温升高,部分皮肤破溃已结痂,局部干燥无痂下积液,触摸时感瘙痒不适,无触痛,足背动脉搏动与对侧一致,远端无麻木及感觉异常,左颈部、双前臂、下肢可见多处皮肤抓痕及色素沉着,双足趾见可见明显的脱屑,第4、5趾间皮肤发白潮湿,未闻及明显异味,四肢关节活动正常,无功能障碍。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诊断
“一般脱屑考虑有没有银屑病”
“双下肢瘙痒可能有血管方面的病变,例如糖尿病血管病变”
“静脉曲张也会出现”
“是不是小腿蜂窝织炎引起的瘙痒呢”
“针对药敏试验进行抗生素用药”
【病例思考】
一、右小腿急性蜂窝织炎依据:1、右小腿瘙痒、破溃伴红肿17天; 2、查体:右小腿中下段前侧半红肿明显,边界清楚,皮温升高,部分皮肤破溃已结痂,局部干燥无痂下积液,触摸时感瘙痒不适;3、待进一步行血常规检查证实,故诊断;
二、四肢过敏性皮炎依据:1、有四肢瘙痒史;2、查体:双前臂、下肢可见多处皮肤抓痕及遗留的色素沉着,故诊断;
三、双足足癣依据:1、双足瘙痒不适数年2、查体:双足趾见可见明显的脱屑,第4、5趾间皮肤发白潮湿,未闻及明显异味,故诊断明确。
【初步诊断】
1.右小腿急性蜂窝织炎;2. 四肢过敏性皮炎;3. 双足足癣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头孢呋辛1.5tid抗炎、西替利嗪、非那根、葡萄糖酸钙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同时完善相关的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电解质、血糖等辅助检查,在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其他新的问题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上治疗方案均按照疾病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P3-4实施。
【辅助检查】
左足X片未见骨折、脱位及骨质改变;胸部X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
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钙化。心电图示:极度顺钟向转位。
双下肢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进一步诊断
“原来过敏性皮炎持怀疑意见”
“当时问工作及环境就是要排除接触性皮炎”
“如果是真菌,目前的抗炎治疗方案是无效的”
【最后诊断】
1、脓毒血症 2、左足脓肿 3、慢支炎肺气肿伴肺部感染 4、老年性心脏瓣膜病变 5、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诊断依据】
1.老男性,外伤史明确;2、左足外伤后红肿疼痛进一步加重伴溢脓;3、同时伴有畏寒、精神差、纳差、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4、查体: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左下肺呼吸音低,并可闻及湿罗音,右肺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左小腿中段以下均不同程度肿胀,以左足明显,内侧缘中段可见直径约0.7cm皮肤破溃,挤压时可见脓性液体流出,周围组织部分发白,扪及空洞区域直径约4cm,皮温升高,触痛明显;5、长期吸叶子烟及慢支炎肺气肿病史;6.相关影像学阳性检查结果。
【病例分析】
应警惕有无急性骨髓炎可能,现予以急诊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若术中见脓性分泌物粘稠及大量出血则予以油纱填塞处理,同时探查是否已破坏关节囊及骨组织,反之则予以威克伤负压封闭引流促进肉芽生长,同时予头孢唑肟钠、甲硝唑抗炎,氨茶碱、氨溴索祛痰、雾化控制肺部疾病,贝科能支持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肢血供及患者恢复情况。
第2例
【一般资料】男,25岁。
【主诉】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人院。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起初为脐周疼痛,呈阵发性,伴恶心。腹痛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疼痛,无阵发性加剧,病程中无发热及恶心、呕吐。
【查体】体温37.5℃,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115/77mmHg。急性病容,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下腹局限性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肿块,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诊断
“阑尾炎”
“肠梗阻”
【辅助检查】查血白细胞12.31×10 /L,中性粒细胞0.833,淋巴细胞0.147,红细胞4.52×10“/L,血小板275×10 /L;尿常规:pH 7.38,比重1.016。腹部X线透视见结肠明显胀气,无气液平面。
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进一步诊断
“有体温,就要有腹膜炎了,阑尾炎可排除”
“直肠癌”
“腹痛常规查看腹股沟”
“体查不仔细”
“腹股沟这么大的包块没看到?”
【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
拟行阑尾切除术,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既往有腹股沟疝20余年,腹痛发作前疝嵌顿不能还纳。查体见右腹股沟处有一嵌顿疝块,大小约11 cm×9 cm,皮肤无明显红肿,按压疼痛,不能还纳。遂于硬膜外麻醉下经右下腹斜行切开疝囊,见疝囊内有较多新鲜血液,嵌顿物为大网膜,无肠管。经内环发现腹腔内亦有较多新鲜血液,考虑存在腹腔内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脾、肠管均无异常,近胃大弯处大网膜撕裂,血管断裂,有活动性出血,小网膜囊内见大量血凝块。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大网膜嵌顿撕裂出血。予结扎血管,还纳疝内容物,冲洗腹腔后关腹。术后住院6天,治愈出院。
【最后诊断】腹股沟斜疝嵌顿致大网膜撕裂出血
【病例讨论】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其并发症以疝嵌顿居多,嵌顿物多为肠管、大网膜及卵巢、阑尾等,绞窄时可见脏器缺血坏死。但大网膜嵌顿后导致大网膜根部撕裂出血,较为少见。大网膜血管出血后,积聚于小网膜囊内,经网膜孔流出,沿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例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既往有腹股沟疝,且发病前嵌顿不能还纳,查体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嵌顿,最终经剖腹探查治愈。本例临床查体仅注意腹部体征,忽略了腹股沟的检查,造成误诊。本例提示,对以右下腹痛为主诉者不能只注意表面观察,草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要仔细行腹股沟部位触诊检查,考虑有无腹股沟嵌顿的可能。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