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2019/4/1 10:02:03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一、概述

(一)定义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


(二)流行病学

成人CAP在全球各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3,4,5,6]。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则更加常见。我国成人CAP患者病毒感染中流感病毒占首位。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口服青霉素和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但对注射用青霉素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低[7,8]。支原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9,10,11]


二、病因学

CAP是病原体入侵肺实质并在肺实质中过度生长,超出宿主的防御能力导致肺泡腔内出现渗出物。病原体通过下列途径引起CAP:口咽分泌物误吸到气管内、气溶胶吸入、肺外感染部位的血源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