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诊断治疗和护理?

2019/10/21 16:12:33来源:卓正诊所作者:王萍

1

定义与症状


Q1.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的全称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叫妥瑞氏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为动作和发声抽动,一般于儿童期起病。


“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个名字往往让家长产生误解,觉得这是个很丢人的疾病。事实上,孩子得抽动秽语综合征,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并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所以如果孩子患病,希望家长不要因为这种疾病表现的特殊性而产生特别的想法。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表现。


Q2.抽动症和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多动症全称为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出现于儿童期,并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或注意缺陷等症状的疾病。


有60%的患有抽动症的孩子会合并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换句话说,“抽动症”的孩子有可能会合并“多动症”,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不要相提并论


Q3.抽动症发病率有多高?


抽动症的发病率大约是0.52%,其中男女比例是4:1。研究认为,母亲孕期抽烟可能会增加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抽动症的起病年龄通常在2-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岁,96%的患者在11岁之前发病。


Q4.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抽动症的标志性表现是抽动,这是种突然、短促、间歇的运动性抽动,或许会发出声音。这些症状可能暂时能被有意识地抑制,但是不能长期控制。


抽动症的抽动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单纯性抽动的表现包括眨眼、面部扭曲、耸肩和甩头。很多患者有一系列复杂的协调动作,包括步态异常、踢腿、跳跃、身体旋转、抓挠动作和诱惑性或猥亵性手势。


同时,抽动症也可能会表现出不自主发声,从单纯响声到秽语症(粗鄙言辞)、模仿言语(重复听到的言语)和重复言语(以更快的速度重复短语或单词)。约40%的抽动症患者会出现秽语症。


Q5:5岁的孩子被诊断为抽动症,现在会摸妈妈和姐姐屁股、说脏话,该如何改变这种行为?


对于这个宝宝,问题在于:宝宝的“摸屁股”究竟是完全因为抽动障碍,还是别的因素?例如,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性好奇,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他很可能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去了解。又或者宝宝是利用这个方式来引起家人的关注?再或者是因为家长之前的过于强的反应引起了反向强化?


建议家长和宝宝好好讨论一下“摸屁股”这个行为的出发点,并且多给宝宝建立“隐私”这个概念。这样也有助于帮宝宝减少这一行为。


Q6.抽动症如何诊断的?


主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来进行诊断。


抽动症分类研究小组确诊标准:


①在疾病的某个时间必定存在多种运动抽动,和1种/多种发声抽动,但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②抽动必须一日发作数次、几乎每天出现或者间歇性出现,且病程超过1年。

③抽动的解剖学部位、次数、频率、类型、复杂性和严重程度必须随时间而变化。

④在21岁以前,或更早在18岁前出现抽动。

⑤一定不能由其他医学问题解释非随意运动和发声(或者在DSM-5中,这些障碍不能归因于某些物质的生理效应

⑥必须由可靠的检查者在疾病某个时间点目击到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或者通过录像或摄像记录到这些情况。


目前我国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以下简称TS)3种类型。


①短暂性抽动障碍:

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

病程短于1年;

18岁以前起病;

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

不符合慢性TD或TS的诊断标准。


②慢性抽动障碍:

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1种抽动形式出现;

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

18岁以前起病;

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

不符合TS的诊断标准。


③TS:

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以上;

18岁以前起病;

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



Q7.抽动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病因复杂,目前认为是由社会和环境因素与多种遗传异常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所致。


Q8.抽动症发病是否与孩子的生长发育相关?


生长发育并不会引起抽动症或者是抽动障碍,但是本来一些短暂性抽动障碍就可以突发突止,自行缓解。


此外,光看描述不能除外孩子有眼部和鼻子本身的疾病,比如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鼻后滴漏等。所以建议务必先明确孩子眼睛本身以及鼻咽部的情况,因为在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也容易诱发抽动。


Q9.身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抽动症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抽动障碍和维生素相关,虽然抽动可能会在有压力、焦虑的时候加重,但是很多抽动障碍的发作并没有明确的诱因。抽动症可能与缺铁相关,可检查孩子是否有贫血的情况。


Q10.寒冷刺激会使抽动发作更严重吗?


目前并无明确的信息证明,寒冷刺激可以诱发抽动。如果觉得孩子在冷刺激后抽动加重,可以考虑规避这种刺激,来减少发作。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能够增加自己压力,从而使发作频率增多的相关因素不同,所以需要个体化的护理


Q11.抽动症会遗传吗?


抽动症的确会有遗传倾向,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致病基因。


Q12:抽动症影响智力吗?


不会影响智商,但是有可能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孩子的社交等,所以有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可能会存在困难。


2

检查与治疗


Q13.具体需要做哪些项目逐一排除抽动症?


首先需要根据发病时的表现、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有无影响到生活等,来进行初步诊断。但是因为引起抽动的原因很多,所以务必需要除外其他因素,比如脑部损伤、药物影响等。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建议做相关的检查,如脑电图、头颅CT或核磁等,必要时还需要做一些代谢方面的检查,来协助判断孩子会不会可能是因为代谢异常引起的抽动。其他微量元素的检查并无必要,但是可以考虑血铅的检查。


Q14:抽动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指使用一些直接作用于大脑中特定受体的药物,来对大脑功能进行调整,主要针对比较严重的抽动症,比如说孩子的抽动有伤到自己的风险,或者已经影响了学习、社交等,再或者是合并了别的异常(注意异常、多动障碍等)。


对于绝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使用心理行为治疗抽动症非常重要,特别是让孩子、家长、教师对这个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消除孩子和家长对于这个疾病的“病耻感”,给孩子提供一个温和、接纳的环境,对孩子的恢复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进行习惯逆转训练、效应预防暴露、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等。即使是已经开始服用药物的孩子,也需要同时积极配合心理、行为治疗。


Q15.孩子前几天开始眨眼睛、撇嘴,需要治疗吗?


前面已经讲过,抽动症很多都可以自愈,或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轻,因此如果孩子并不严重,建议先进行观察。


家长需要储备更多的关于抽动的知识,建议以到美国抽动症协会的官网网址(www.tsa-usa.org自行学习相关知识。家长了解越深,就越不容易因为孩子生病而感到不自在或者自责,也就越容易在心理和生活上支持孩子,这对于孩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Q16.有哪些辅助治疗方式中药,拔罐艾灸,吃肌苷片和多动宁胶囊/静灵口服液,这些有用吗)?


目前不论是国外指南还是国内指南,都没有明确中药或针灸对于抽动症的疗效,也都并未把中药列为一线用药。


上述提到的药物都不是一线用药,对于抽动症的治疗并无明确效果,因此不建议长期用这些药物。肌苷片是个“什么都能治”的万金油,我们对效果存疑;静灵口服液是中成药,里面的一些成分长期服用,还是造成孩子肝肾损害的风险。建议去咨询儿童神经心理门诊,辅助以行为治疗为宜。


Q17:孩子学习做事都比较磨蹭,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跟抽动症有关系吗?


孩子学习做事慢、磨蹭的原因很多样,可能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合并了注意缺陷,因为这是抽动症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建议到专业门诊评估。


Q18:药物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治疗抽动症的一线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往往是头晕、乏力、嗜睡等等,这和他们影响到神经递质的浓度等等有关,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是可以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也并不会成瘾。


一切药物都有副作用, 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的正作用。如果我们在孩子情况并不严重的时候过于积极用药,那么就是得不偿失;如果已经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用药是很必要的。我们不建议家长轻易给孩子用药,但更不建议家长因为担心不良反应、成瘾性这些,就随便不遵医嘱给孩子停药。


再次说明:中药、针灸,都不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方式,不建议随便尝试。


Q19.心理治疗的干预方式有哪些?


心理咨询干预是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的,需要找到可靠的治疗师,譬如北京这边的话可以考虑咨询北医六院,专业的治疗对于孩子有积极的意义。


家庭康复方面,首先需要注意,一定不要把这个疾病污名化,事实上“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个名字就很容易带给家长很大的压力,很多家长在听说孩子有这个病的时候就很崩溃,甚至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带养出了问题。


事实上,这个疾病的成因尚不清楚,没有必要过于自责。在家庭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是因为疾病引起,并不是孩子能够控制的,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样反而能让孩子轻松一些,不会太过焦虑,也不至于因为焦虑加重症状。同时,因为抽动可能会合并强迫症、学习障碍等,我们也要注意这些可能的合并症对于孩子的影响,及时干预。


Q20.补充维生素、按摩对治疗抽动症有效吗?


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DHA、益生菌、维生素D对于抽动症有确定疗效。不过因为补充这些对于孩子也应该没有什么伤害,所以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家长很焦虑的话,可以试试补充一下,因为这种给孩子吃补充剂的过程,会让家长觉得“我为孩子做了些什么”,可能能够缓解焦虑,从而对孩子也有一定帮助。


力度适宜的按摩会让孩子觉得舒适,对孩子不会有什么伤害,可以进行,不过也不要期望值太高。如果是让孩子很不适和抵触的按摩康复,则不建议进行。


3

预防


Q21.抽动症能否预防?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预防抽动症的方法。


暖心分享

01

因为我们的宝宝就是抽动症,所以有专门去了解。网上的资料显示:差不多100个孩子里面就有1个患抽动症,一般到青春期有所缓解,自愈率只有三分之一,其中,青春期后缓解到不影响生活的占三分之二,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年后仍然有明显抽动现象。很多家长可能并不了解抽动症,甚至都没听说过。比如我自己,就拿鼻炎去给孩子治疗了半年。对医生来讲,这个不是大病,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让更多的家长去了解。其实,患抽动症的孩子,最难受的是自身心理,因为他们的肢体抽动、发音或情绪易怒,常常不被身边同学和家长理解,甚至被嘲笑被欺凌。如果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抽动症,也许可以给抽动症孩子们一个更善意的环境。(From:读者Velvet)

02

关于抽动症,我想分享一下:两年前我生下老二1个多月后,我家老大(快4岁)出现了挤眉弄眼、咧嘴口吃的症状,持续了20多天并越来越严重。爸爸带去医院检查,很不凑巧专家号挂完了,就带老大去玩了一天,之后也没有因为抽动症去医院。我不想孩子用药,我觉得是因为我生了老二,老大感到焦虑才会有抽动症的症状。家里的老人来照顾我月子,经常因为老大闹而训斥他,后来老二快百天的时候,我就请老人回老家了,我和孩子爸爸一起带孩子,正好是暑假,爸爸早上办公,下午带老大去公园拍球跑步,暑假结束症状明显减轻,之后慢慢就好了。所以其实是环境和焦虑心理影响了老大,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From读者:学霸哥哥的小可爱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