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基层中医,禁止提供“三伏贴”服务!

2020/7/2 15:40:15来源:上海市卫健委
导语


进入立夏之后,基层医疗机构的“三伏贴”又开始火爆了起来。


6月2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服务管理的通知》,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三伏贴”服务,勒紧了紧箍咒。


微信截图_20200702154111.png


疫情常态化下

“三伏贴”服务要严格落实防控工作



《通知》明确要求,开展“三伏贴”服务的医疗机构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规定,制定细化“三伏贴”工作方案和防控预案,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三伏贴”各项管理制度,并纳入本单位常态化防控工作同步推进实施。


01 推广“三伏贴”的预约诊疗服务


各医疗机构要全面加强“三伏贴”服务管理,进一步推广“三伏贴”的预约诊疗服务,动态调整服务时间,合理分流“三伏贴”服务的人群,避免患者聚集情况的发生。


02 做好体温、“健康码”等检测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患者就诊管理,在预检分诊处做好体温、“健康码”等检测工作,落实所有接受“三伏贴”服务的人员及其陪同家属全程佩戴口罩,治疗期间如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人员,应在做好防护条件下由专人陪同按规定路径前往发热门诊就医。


03 做好院感防控工作


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服务的区域要相对独立并符合院感防控各项规定,确保服务环境通风良好,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定期开展诊室空调、物体表面、织物等清洁与消毒,并做好“三伏贴”相关医疗废物的处理。


降低诊室内人群密度,确保患者在诊室内做好个人防护并保持1米以上的间距,同一时间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者人数不得超过诊室内的治疗床、椅数量。


非医疗机构

 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除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外,《通知》对于开展“三伏贴”服务的资质进行了进一步明确限定!


01 严禁虚假宣传“三伏贴”服务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肠道疾病、风湿类疾病以及其他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或虚证的其他疾病。


各医疗机构应科学合理地宣传推广“三伏贴”知识,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适用范围和应用人群。


02 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本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诊疗科目并已开展相应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03 “三伏贴”处方,须由主治医生以上拟定


“三伏贴”处方用药及穴位选择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拟定,明确禁忌症和相关注意事项,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中医医联体或专科(专病)联盟牵头单位应积极发挥中医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对成员单位“三伏贴”服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04 开展“三伏贴”,须提前两周报备


开展“三伏贴”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将本单位“三伏贴”适用范围、处方用药、穴位选择、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拟定处方的医师信息、针对疫情防控采取的措施、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核意见等内容,以及上一年度“三伏贴”治疗效果评估报告,于每年开展“三伏贴”服务前两周向机构所在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备。


医疗机构无伦理委员会的,应制定本机构“三伏贴”工作方案或采用医联体牵头单位相关方案,经机构所在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同意后方可开展。


05 加强“三伏贴”用药管理


医疗机构应加强“三伏贴”用药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调剂、再加工、临床应用等管理环节,明确“三伏贴”用药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充分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利;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制定不良反应处置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06 “三伏贴”操作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


实施“三伏贴”的操作人员,应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接受过穴位贴敷技术专业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应对本单位从事“三伏贴”操作的人员予以明确,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医疗机构在开展“三伏贴”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同时使用其他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的,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告知患者。


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基层医师都能提供“三伏贴”操作!



结语

2019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三伏贴”致92名儿童被烫伤的事件,仍历历在目,给所有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


“三伏贴”并不是万能贴。贴三伏贴是一种医疗行为,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开展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有严格的药物配比、穴位及适应症的选择。


此次上海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不仅是为本市的医疗机构提出限制,也为全国的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开展“三伏贴”服务提供了借鉴参考。


在疫情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加强医疗机构“三伏贴”服务管理不仅仅是将机构、人员、处方进行专业化限制,同时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