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兜底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方面。目前有医保兜底、政府兜底和补充保险兜底三种好的做法。未来将进一步推广这些好做法。”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今日在健康扶贫发布会上表示。
健全大病保障的三种“兜底”
刘魁表示,罹患大病的医疗费用支出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大病兜底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方面。目前,各地有三种好的做法:
一是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兜底。比如,四川省从中央和省级财政基本医保新增补助资金中,按照农村参保人数和人均10元的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基金中专门设立专项经费,在严格控制目录外费用的基础上,对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2016年四川省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3%。
二是政府直接兜底。比如,安徽省在倾斜基本医保政策的基础上,设定“351”兜底保障线,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市域、省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安徽省2016年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
三是建立补充保险兜底。比如,江西省在倾斜基本医保政策的基础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每人每年90元的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剩余部分由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再补偿90%。
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广健康扶贫好做法
刘魁说,这些好的做法对于推动全国健康扶贫工程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将于6月上旬在四川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组织现场观摩和书面交流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广全国各地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大病集中救治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方方面面的经验和做法。
我们还将开展专项政策研究,主动通过调研来总结、提炼各地在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机制方面好的做法。兜底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增加健康扶贫的政策供给,推动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
我们要开展健康扶贫示范县的建设工作,通过健康扶贫示范县的创建活动,树立一批组织领导有力、政策措施精准、工作推进扎实、主要成效显著的示范县。
“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宣传和交流这些示范县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来推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刘魁说。
来源:中国网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