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医生向死者道歉和内镜医生的尴尬,是丛林法则下对法律的碰瓷!

2017/10/20 10:34:44来源:江淮医学作者:叶正松

“医伯乐”公号文章消息,10月15日,青海省西宁市某医院一名姓周的眼科医生,在其值班时有一个患者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转入ICU,当时考虑动脉瘤破裂出血,因情况紧急,周医生急忙跑到病房要告诉患者家属病情,可是家属不在,病人在厕所呕吐,他便把患者扶到病床上并放好栏杆,嘱咐其不要再活动,因为脑出血了。后来这个病人死了,家属认为是周医生告诉病人病情导致患者加速死亡,要求他到家里跟死者道歉。院领导便要求其去道歉,周医生觉得冤枉,表示不去,患者家属遂以“告知病人病情使其病情加重并死亡”为由要起诉周医生。


此事尚未平息,仅仅三天,10月18日,微博@“医疗圈那点事”发布图片消息:上午,某省级三甲医院消化内镜室,一名做无痛肠镜的患者,申请单上注明了“若在镜下发现了息肉,则切除”,患者本人已经知情同意,并且表示自己“这次就是来切息肉的”。但是,切除以后家属在消化镜室门口大吵大闹了一上午,称未征得其同意,侵犯了其知情同意权。而且,患者本人也改口说当时“全麻 ”,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下午的患者,医生发现息肉以后就没有敢直接切除,而是先拿着知情同意书出去和家属沟通,结果家属又破口大骂,说“你们医院的医生怎么这么不负责任,人家其他医院都是看到息肉就切除了,你却把病人晾在那里……”,上下午的反差让人尴尬。

这两件令人哭笑不得又令医生无所适从倍感委屈的事情,实际上,是丛林法则下对法律的“碰瓷”。之所以会发生,深入剖析,深层原因除了患方对权利过于解读,造成形而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对医生缺乏最基本的信任。

实际上,当前信任缺失成为我国医患关系中最大的问题,就连北京中美联合医院实行治好病再收费都很难取得患者真正的信任。即使有部分患者对医生信任,不客气的说,那也是以治疗结果为导向的信任。也就是说,治愈了,啥也不说,友谊的小船风平浪静;一旦临床效果不佳或者意外死亡了,再充分的理由也不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问题是,医学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人体千差万别,病情瞬息万变,临床上的成功或失败,谁也无法断言。虽然没有哪一个医生愿意哪一个病人治疗失败,但医学上失败的概率总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因此,才有人把医学行为形象地比喻为上帝掷骰子。

其实,很多患者和家属是明白也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知道医生不是万能的神仙,然而,一旦遇到临床意外的结果,还是不能不愿不肯去接受。特别是在法治缺位的社会环境下,不少人更愿意选择非理智的行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通过闹医院获得经济补偿。类似的剧情反复上演,令医生心寒,也令医生猝不及防、防不胜防。

事实上,尽管医学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医生从来不会被动等待。他们总是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从这个角度看,医患双方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既然是一个战壕,就不该有二心。与其互相猜疑,不如同舟共济。当患者完全信任医生时,医生的责任心反而更强,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会内心不安,觉得有负这份生死相托。无数的临床实践表明,患者越是信任医生,医生就越会努力回报患者,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