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档案,他说出了全国村医的心里话!

2016/10/18 8:29:38来源:村医之家公众号作者:刘立红

居民健康档案:自2009年以来随着新医改的施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普及,作为公共卫生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分成为社区医生和村医的重要任务和考核内容。


不可否认的是,健康档案的建立初衷是好的,它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健康档案自建立以来就问题不断,而且最主要的是时至今日健康档案的价值依然无处体现,广大基层医生日复一日在做着'无用功'。"


1、建档案造假普遍该怨谁?


档案造假自建居民档案以来几乎成了一种无法消除的现象,并不断被媒体曝光,不少医生因为档案造假受到查处。居民健康档案大多流于形式,有数量无质量。其实这也是村医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谁也不愿意背着造假的骂名。应当明确的是,不良现象不断产生,肯定是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


在农村,除了“老弱病残”,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待几天,给他们建档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档案的建档率要求和与公卫经费发放的考核让村医们不得不造假。因此就出现不少农民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建了档案的现象。


在城市,建立健康档案同样是一件困难的任务,据某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给居民建档案困难重重,不被居民所理解。当他们主动要求给居民建档案时,居民不配合,甚至反问:建档案对我有什么好处?而且还担心隐私被泄露,认为社区医生像调查户口一样。他们认为,目前健康档案对自己体现不出作用,不如给他们免费体检和慢病管理来得实惠看得见。缺乏配合建立档案的意识,让社区医生对建立健康档案同样感到棘手。


2、档案成死档,医生白忙活


从目前的现状看,居民健康档案确实没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每年公共卫生考核考核要检查数量外,几乎是在睡大觉。采访居民可以发现,他们到任何一家医院就诊,从乡镇卫生院到省里三甲医院,没有谁要看他们的健康档案,所以说,他们说看不到健康档案的作用是正常的。


其实健康档案的作用就目前来说确实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而且健康档案无法流通,现在人口流动性强,不能流动的档案也很难起到作用。所以说,即使当地医生给居民建立了很真实的档案,但是几乎成了一种摆设。


3、健康档案的价值何日体现?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健康档案的实用价值一直无法体现,因此出现居民不配合,医生不积极的状态。


建立健康档案本来是为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在这么多年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在是令人遗憾。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点,别让健康档案沦为村医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