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位医生被抢救过来后皮肤变黑了,这个原因别忽视……

2020/4/20 17:06:24来源:健康报作者: 朱愿超

近日,两位武汉中心医院感染新冠肺炎的医生被抢救过来后身体变黑的新闻受到公众关注。一位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生易凡,另一位是泌尿外科副主任医生胡卫峰。他们被“人工肺”(ECMO)救回了生命,但由于重症、多脏器损害、药物治疗等原因,导致面色变黑、伤痕累累。



专家分析,变黑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合并严重的肝功能异常,进而引起多器官损伤和代谢异常,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无光。


在临床上,内分泌疾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可使皮肤变成褐色或暗褐色,脸、手背、关节等暴露部位或受压摩擦部位尤为明显。此外,很多药物也可引起皮肤变黑。



十类药物可致皮肤变黑



No.1

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药物的长时间使用会影响肝脏功能,尤其是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时,肝损伤概率大大增加。肝功能受损后会造成皮肤发黄、变暗,其机制和疾病引起肝损伤有类似之处。




No.2


抗疟疾药

有些药物本身就亲和黑色素,改变正常肤色。比较典型的要数抗疟药了。氯喹、羟氯喹、氨酚喹、奎宁均可引起皮肤变黑。临床上可见使用氯喹加重肤色黑变的报道。服用奎宁者中约10%面部出现蓝色素斑。此外还有胺碘酮,其引起角膜病变的机制也可能与此有关。




No.3


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物

氯丙嗪、丙米嗪等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多见于躯体暴露部位。例如,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面、颈部可出现“蝴蝶斑”,手臂等处则呈棕灰、浅蓝色或浅紫色。药物导致眼色素沉着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有血管的组织,如角膜、结膜、视网膜,黑色素沉着与血管分布有关。




No.4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肿瘤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主要作用于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而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等细胞表面。靶向EGFR受体的药物可引起皮肤系统的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后发现自身皮肤越来越黑。




No.5


光感性药物

光感物质进入体内后,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会出现皮肤变黑等光感症状,通常发生在阳光照射部位。常见的光感物质有化妆品如香料、遮光剂等;染料如依沙丫啶等;工业品如沥青、焦油等;香豆素类如8-甲氧基补骨酯素、白芷素等;药物如降糖药、抗菌药(左氧氟沙星)、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抗肿瘤药、避孕药(其他激素类药物也有可能)、结核药物(吡嗪酰胺)以及某些中草药等。




No.6


抗菌药物

主要是米诺环素,长期服用后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可为局限性蓝灰色或蓝黑色




No.7


抗病毒药物

主要包括抗乙肝病毒药物和抗HIV病毒药物。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暴露部位变黑。HIV患者服用鸡尾酒疗法(替拉依组合)后,很多人出现皮肤变黑




No.8


化疗药物

多种化疗药物可引起皮肤变黑,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羟基脲、阿糖胞苷、白消安等。




No.9


含重金属药物

银、砷、铅、铁、钛、铋等金属的细小颗粒在皮肤的沉积会产生色素沉着。主要原因是金属可通过血流或从体表渗透进皮肤中。银和铋沉着症表现为蓝灰色的色变,阳光暴露部位最明显;砷所致腹股沟、乳晕部位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互相掺杂,呈“雨点样”外观;铅中毒会出现牙齿铁青和苍白色的“铅线”;吸收过多的含铁药物可使皮肤出现泛发性的蓝灰色异色变。




No.10



含汞和激素软膏

反复使用含汞软膏也可在病患处留下棕色素。含激素的软膏也可导致皮肤发黑







药物致皮肤变黑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药物导致皮肤变黑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


1.药物直接刺激表皮黑色素细胞形成从而导致色素沉着。


2.某些药物具有抗肾上腺素作用。当肾上腺素生成减少时,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也随之增加。


3.药物致使酪氨酸酶抑制剂遭到破坏。


4.有些药物可直接影响脑垂体中叶,使之释放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并增加活力。MSH能作用于哺乳类动物、两栖类动物的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形成。


5.对血管造成损伤,使血管壁通透性改变,造成静脉壁的增厚和炎性改变, 形成色素沉着。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引起的色素沉着多数是可逆的,发生色素沉着时,在停用致病药物后,大部分患者色素沉着可逐渐恢复,未恢复者多为角膜及晶状体的色素沉着。


因此,提醒临床医生在为患者使用可致皮肤变黑的药物期间,应叮嘱其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皮肤色素沉着问题。对于已有皮肤色素沉着的患者,应警惕其是否存在眼部病变,并建议患者接受进一步的眼科检查。


文/ 北京医院药学部  朱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