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2019/8/29 17:07:32来源:村医之家作者:王保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是一种常用药物,尤其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庆大霉素的问世,此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因当时基层医生对它们的副作用了解较少,大剂量、长时程使用,致使局部地区出现了很多药物性耳聋患儿。今天我们就浅谈一下此类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系指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萘替米星等,按抗菌特点和合成先后顺序,第一代以卡那霉素为代表,包括链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等,第二代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包括小诺霉素、阿司米星、司他霉素等,第三代以萘替米星为代表。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需氧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以及粟粒性结核杆菌有显著疗效,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完全、与β-内酰胺抗生素(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对许多致病菌有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指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除后,仍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


虽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为耳、肾等副作用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大量使用,但它们却是治疗出现危及生命的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也是治疗由结核病菌感染的疾病时不可缺少的药物。


因其对需氧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所以对厌氧菌和肠球菌无效。杀菌速率和过程有浓度依赖性,而且具有初次接触效应,也就是细菌首次接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能被迅速杀死,未被杀死的细菌再次接触此类抗生素后,杀菌效果就会明显降低。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对呼吸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烧伤、创伤、骨关节感染等有效。如果用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需联合其它抗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单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可能无效。


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一代使用年代较长,已有多种耐药菌株出现和严重耳、肾毒性,如今基本上已被弃用。第二代抗菌谱较广,并且对第一代品种无效的假单胞菌和部分耐药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第三代不仅对以上两代耐药菌有杀伤作用,并且对耐头孢菌素和甲氧西林菌株有效,且对肾、耳毒性最低。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和疗程有关,随药物不同而异,即便是在停药后,还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毒性反应,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引起,所以,这类人群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和时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点:


耳毒性  所有此类药物都有耳毒性,主要是因为药物在内耳淋巴液中浓度较高,引起蓄积,导致感觉毛细胞发生退行性和永久性改变,损害耳蜗神经,产生听力减退或耳聋。发生耳毒性反应的药物排序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另外,对前庭神经也有损害,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依次为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临床上要避免与呋塞米等耳毒性药物共用。


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取决于肾皮质的聚积量。由于在尿中浓度高,容易大量聚积在肾皮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肿胀破裂后释放,与钙离子络合干扰钙的调节转运过程,轻则引起肾小管肿胀,重则导致急性坏死。


其毒性依次排序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神经肌肉阻断  常见于大剂量腹膜内或胸膜内应用后,出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肾功能减退、血钙过低及重症肌无力患者容易发生。可用葡糖糖酸钙和新斯的明治疗。


引起副作用严重程度的各药物依次为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变态反应  很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可表现为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一般是局部外用新霉素的常见反应,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发生率虽低,但是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应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及钙剂抢救。


总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虽然在临床上是一款很好的抗革兰阴性菌的药物,但是鉴于它具有不可逆的耳、肾等毒性,所以我们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它的剂量和疗程,以免对患者引起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