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推行4年,公退民进是趋势,通过基层医生看公立与民营机构现状

2019/4/25 13:16:08来源:动脉网作者:王晓行

核心观点:


1、公立与民营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参考国营企业改革的模式,予以优化;

2、公卫任务占据公立基层医生大量精力,如何提高效率非常关键;

3、民营医疗机构在基层扎根更深;

4、基层培训与专家下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5、医保应该转变支付方式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转型。


近日,《焦点访谈》上映一期节目《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讲述了为了提高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挂“社区医院”牌照的事。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重从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进行提升改进,满足患者的需求。他们抓重点,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提供一般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这是分级诊疗政策落实的又一次试点工作。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分级诊疗”上升至制度层面,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从此我国开启大规模分期诊疗落地。


微信图片_20190425131633.jpg

 

据图表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医疗机构财政总投入,从2009年-2012年,其投入占比从32.40%增到49.29%。随后又逐渐降低,2016年降到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