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儿感冒,个性化用药方案可以说是千花百样。其中,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热,经常会看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的联合用药方案。这时候,不少家长就可能会担心了:头孢克肟是抗生素,可以搭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吗?这属于滥用抗生素吗?会不会产生耐药性?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认识这两种常见的药物吧!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马来酸氯苯那敏(H1受体拮抗剂)、人工牛黄(解热、抗惊厥)等。
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温水冲服。
年龄(岁) | 体重(公斤) | 一次用量(袋) | 一日次数 |
1~3 | 0~15 | 0.5~1 | 一日三次 |
4~6 | 16~21 | 1~1.5 | |
7~9 | 22~27 | 1.5~2 | |
10~12 | 28~32 | 2~2.5 |
服药期间,不得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新生儿或早产儿禁用,1岁以下的儿童应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颗粒
头孢克肟三水合物(头孢克肟属于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许多产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仍对本品敏感。)
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及流感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胆道感染,如胆囊炎、胆管炎;
其他,如中耳炎、鼻窦炎、猩红热等。
肠炎患者、高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6月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半衰期延长,须调整给药剂量;
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疗程至少需10天;
中耳炎患者宜用混悬剂治疗。
Q:孩子感冒发热,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头孢克肟颗粒能同服吗? A:首先,从药物成分及药理作用出发,两个药物并没有冲突,是可以联合应用的。但是,对于孩子感冒发热,是否适合搭配应用这两种药物,则应该分情况讨论了。 头孢克肟颗粒属于抗生素类药物,仅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菌群所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所以,如果孩子的感冒发热并非与细菌感染有关(如病毒性感冒),则不宜应用这一搭配,以免产生耐药。另外,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建议应用前还请先咨询专业人士。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