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用中药调理需对症!(内含食谱)

2018/4/19 15:38:06来源:药店人作者:纪煜雁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社会,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月经不调,其中有一部分深受月经量少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月经量少的那些事儿。

 

所谓“月经”,即胞宫周期性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一般正常范围的行经总量为50~80ml。而月经量少,指的是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少于既往,有的不足2日,甚者点滴即净。根据辩证的不同,一般把月经过少分为肾虚证、血虚证、血寒证、血瘀证四种。

 

认识月经量少4个分型

 

1、肾虚证

主要症状:经来量少,甚者点滴即净,经血黯淡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中药推荐:当归、熟地黄、杜仲、牛膝等。

 

2、血虚证

主要症状:经来量少,甚者点滴即净,经血淡红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补血调经。

中药推荐:黄芪、山药、当归、熟地黄等。

 

3、血寒证

主要症状:经行量少,色黯红,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中药推荐:吴茱萸、桂枝、白芍、当归等。

 

4、血瘀证

主要症状:经行涩少,色紫黑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涩而有力。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化瘀调经。

中药推荐:红花、香附、当归尾、乌药等。

 

推荐3个常见食谱

 

1、补虚汤

材料:当归10g,熟地黄20g,黄芪30g,猪椎骨3节。

做法:药材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备用;猪骨,冷水下锅,大火煮出血沫后捞出,冲冷水洗净;将处理好的猪骨和药材包置于砂锅中,加水,中小火煮45分钟,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熟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三药合用共奏双补气血之功、补肾填精之效。

适应人群:适合上述肾虚证与血虚证者。

 

2、驱寒粥

材料:艾叶20g,生地黄10g,吴茱萸2g,桂枝6g,大米、红糖适量。

做法:药材洗净,置于砂锅中小火煮40分钟,去渣取汁,将大米、红糖置于盛有药汁的砂锅中煮至米粒熟烂即可。

功效:艾叶温经散寒,吴茱萸散寒止痛,桂枝温经通络,三药合用温经通络,驱寒止痛,佐以生地黄养阴凉血,既助滋补之效,又制三药燥热之性。

适应人群:适合上述血寒证者。

 

3、通淤汤

材料:益母草20g,乌药10g,香附10g,党参10g,茯苓10g,当归尾6g,葱白3段,生姜3片,鸡半只。

做法:药材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备用;鸡肉斩块,冷水下锅,大火煮出血沫后捞出,冲冷水洗净;将处理好的鸡肉和药材包置于砂锅中,加水,中小火煮45分钟,最后10分钟加入生姜、葱白,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母草、当归尾活血祛瘀,乌药、香附行气止痛,党参、茯苓健脾益气,共奏活血化瘀、理气调经之效。

适应人群:适合上述血瘀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