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栓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特殊剂型,应用于发热、中枢性高热、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恶性肿瘤晚期疼痛、痛经、人工流产和妇科术后的疼痛等多种情况,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
吲哚美辛栓,俗称消炎痛栓,主要成分为吲哚美辛(吲哚美辛是环氧酶 COX-1 和 COX-2 的非选择性抑制剂。),吲哚美辛栓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特殊剂型,应用于发热、中枢性高热、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恶性肿瘤晚期疼痛、痛经、人工流产和妇科术后的疼痛等多种情况,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
消炎痛栓 用药指导不可少 用法:直肠给药,1 次 1 枚,1 日 1 次,每日剂量不宜超过 2 枚。 具体操作:取塑料指套 1 只,套在食指上,取出栓剂,持栓剂下端,轻轻塞入肛门约 2 厘米处。 提醒: 1、宣教到位。笔者多年前也曾遇到过一例,一肿瘤患者,护士已向其交代过塞肛使用,但患者以为这粒药需要戴着手套口服用,一定是一颗特别高级的药,于是就戴着手套拿起这颗药服下,服后不久即出现了恶心、呕吐。因此,护士还是要向患者及家属再强调一下不能口服。 2、重测体温。对于降温效果的观察, 教科书要求重测体温的时间是降温后 30 min。而临床应用消炎痛栓行退热治疗过程中, 常规降温后 30 min 测量体温, 发现体温无明显下降, 甚至不降反升, 使患者及家属出现焦虑、紧张、怀疑情绪 。笔者查阅文献后发现该药物用药后 60 min 测得的体温较用药后 30 min 测得的体温更能反映降温效果。 吲哚美辛栓退热效果相对较慢,但作用强而持久。30 min重测体温后,护士可以向患者和家属做解释,消除部分顾虑。 临床必知 不良反应知多少 1、胃肠道反应:吲哚美辛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如其他非选择性 COX 抑制剂一样会导致消化性溃疡,严重时会导致出血及穿孔。 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药物在局部分解、吸收,不经过胃数肠道,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有不少患者仍会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反酸,严重者出现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等。 2、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 3、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 4、造血系统受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 5、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孢性多形红斑 (Steven-Johnson 综合征); 6、过敏反应:过敏性药疹、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其所致的休克反应较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禁忌不少 临床用药需慎重 1、交叉过敏反应:本品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由阿司匹林过敏引起的喘息病人,应用本品时有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对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这类患者禁用。 2、孕妇禁用,本品用于妊娠的后 3 个月时可使胎儿动脉导管闭锁,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3、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可自乳汁排出,对婴儿可引起毒副反应。 4、活动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及病史者禁用。 5、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本品可使病情加重。 用药细节 老年患者多留心 1、用于高热时,注意患者有无大量出汗,脉搏弱、呼吸浅而快的虚脱现象,避免因用药后出汗过多,体温下降过快引起休克,应定时测血压,及时补充液体。 2、下列情况应慎用: 本品能导致水钠潴留,故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等患者应慎用;并及时调整剂量。 本品对肝肾均有一定毒性,故肝、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或禁用。 本品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 本品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患者也应慎用。 老年患者易发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引起休克,应慎用。对于老年体弱和全身衰竭的患者应减少给药量, 甚至改用其他药物, 使用该药后注意观察体温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大量的持续出汗是其显著的特点,也是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一旦出汗较多,应立即补液。 3、用药期间定期随访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长期用药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本品能导致角膜沉着及视网膜改变 (包括黄斑病变)。遇有视力模糊时应立即作眼科检查。 4、药物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因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停药后此作用可持续一天。用药期间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也常增高。 5、本品受热易融化,如有融变应先将塑片用温毛巾覆盖或浸在冷水里片刻,即可使用,不减药效。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