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016/8/23 8:09:01来源:合理用药百科作者:药小师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 是活性母核7 氨基头孢烯酸 (为B- 内酰胺环) 经加上各种侧链结构而制成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结构图1所示,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上 R1 改变与抗菌活性有关, R2 改变与药物动力学有关。本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机体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所以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

blob.png

过敏反应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约为 0 . 5 % ~ 10 % ,临床主要

表现为皮疹、 药物热、 哮喘等, 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据文献报道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居头孢菌素之首。头孢哌酮、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 2.2 %, 1.8 %, 1.3%。黄凯文报道,在 1990- 2000年的 113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中, 绝大多数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其中头孢噻肟占 17.7 %、头孢哌酮占13.3%、头孢曲松占 11.3%。第三代头孢菌素还可透过眼部房水,曾有应用头孢曲松致过敏性休克引起双眼失明的报道。Kuroka 报道头孢克洛引起药疹 1例,患者系感染后用头孢克洛治疗,出现紫色大片状充血出血性斑丘疹。由于头孢菌素与青霉素致敏介质十分相似, 可发生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 10 % ~ 30%对头孢菌素过敏。对头孢菌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可参照青霉素所致休克的方法处理。


过敏性休克机制


我国研究人员已从4 种头孢菌素( 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中分离收集到能引发动物过敏反应的基本无抗菌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证明头孢菌素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过敏原是其高分子杂质。头孢菌素高分子杂质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