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名医不治嗽」,可见咳嗽咳痰一直是困扰很多医生的问题。提到咳嗽的治疗,祛痰药又不得不提起。
今天,就来谈一谈临床常用的祛痰药。
有站友提问:很多医生观念中静脉祛痰效果更好,但具体没有比较过。请问口服、雾化和静脉祛痰哪个效果好?如果两者联用能增加多少效果呢?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祛痰药,主要有:
1. 黏痰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桉柠派肠溶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
2. 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酶类:如糜蛋白酶(针剂)。
3. 黏痰调节剂:氨溴索、厄多司坦等。
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祛痰药之一,分口服液和针剂,效果明显且较安全。一般口服液在家口服比较方便,而对于住院患者来说,针剂更为方便。
氨溴索注射液
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早产儿及新生儿的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
预防治疗:1. 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每天 2 ~ 3 次,每次 1 安瓿,慢速静脉输注;2. 严重病例可以增至每次 2 安瓿。
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每日用药总量以婴儿体重计算,30 mg/kg,分 4 次给药;应使用注射器泵给药,静脉注射时间至少 5 分钟。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适用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成人及 12 岁以上的儿童:每次 10 毫升,一日 2 次。
粘痰溶解药。用于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所致的呼吸道阻塞。
适用于治疗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的治疗,可使脓性或非脓性痰液均可液化,易于咳出。
喷雾吸入:用于液化痰液,可制成 0.05% 溶液雾化吸入。
注意:本品肌内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禁止静脉注射;如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由于该药物溶液不稳定,故应临用前配制。 由于超声雾化后糜蛋白酶效价下降明显,因此,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时间宜控制在 5 分钟内。
哮喘主要是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体液因素等发病机制所致。
因此根本治疗在于控制气道炎症及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使不使用祛痰药要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情况,当然吸入抗胆碱药物也能减少痰液分泌。
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为:(1)平滑肌痉挛;(2)气道炎症和水肿;(3)粘液分泌亢进,加重了支气管强的狭窄和阻塞。
平滑肌痉挛是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但经舒张平滑肌的药物治疗后能很快缓解。
而气道炎症、水肿和粘液分泌过多所形成的痰栓,则成为哮喘难于逆转或不可逆转的主要原因。
炎症、水肿主要用激素。而痰栓,治疗则主要靠补充液体量、祛痰来稀化痰液以利于其排出。
祛痰药其实在临床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最好是明确病因,找到导致痰液发生的原因,再辅助用祛痰药。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