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喷嚏,是感冒,还是过敏?

2020/4/16 15:55:40来源:上海药讯

春季,莺飞草长,阳光明媚,但是沉浸在美景的同时,总是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此起彼伏——“啊嚏!”没错,春季漫天飞舞的“雪花”,并不是什么“蒲公英的约定”,而是春季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元凶之一——杨柳絮。


杨柳絮引发的过敏表现在吸入鼻腔后,引起强烈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涕、打喷嚏、咳嗽,同时其他部位也会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红发痒,眼睛发红瘙痒。而季节交替时,人群易患感冒,此时宝宝一旦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父母很可能误以为宝宝是不适应换季而患上感冒,常常把宝宝的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来治,很容易延误治疗。

那么如何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进行鉴别,同时如何进行合理用药呢?

一、过敏性鼻炎vs普通感冒

  1. 病因不同: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过敏性鼻炎则是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由l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2. 症状差异:普通感冒常伴咽痛、发热和全身不适,持续7-10天;儿童过敏性鼻炎典型的四大症状是①反复喷嚏、②清涕、③鼻塞、④鼻痒。婴幼儿鼻塞可伴有张口呼吸、打鼾、喘息、喂养困难、揉鼻揉眼。学龄前期以鼻塞为主,可伴有眼部症状和咳嗽。学龄期以清水样鼻涕为主,可伴有眼部症状和鼻出血,持续2周以上。

  3. 发作季节:普通感冒多冬春季高发,过敏性鼻炎多在每年固定时期或一年中始终在发病。


二、了解儿童过敏性鼻炎用药
过敏性鼻炎按症状发作时间分为:间歇性(发作次数少于每周四天或小于每年四周)和持续性;按过敏原种类分为:季节性(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过敏原)和常年性(尘螨、蟑螂等室内和职业性过敏原);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和中重度。

临床上儿童多用症状发作时间和严重程度来分类。
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多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中重度间歇和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多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和/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

接下来,儿科药师为您介绍这几种类别的药物:

  • 口服抗组胺药:代表药物为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是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口服制剂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对鼻痒、喷嚏、清水样涕效果好,对有湿疹,眼部过敏症状也有效,但对鼻塞效果作用有限。使用频次为每日一次,疗程不少于2周。消化道过敏症状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
  • 鼻用抗组胺药:代表药物为左卡巴斯汀、氮卓斯汀鼻喷剂。鼻用制剂比口服制剂起效更快,可缓解鼻痒、喷嚏、清水样涕,对鼻塞也有效,但对眼部症状无效。
  • 鼻用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为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外用喷鼻或滴鼻药物,对鼻部和眼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抗炎强度优于抗组胺药,多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研究表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小,主要是鼻腔刺激感、鼻出血等。使用时,避免向鼻中隔喷药,可减少鼻出血的发生,同时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鼻塞症状的缓解作用显著优于第二代抗组胺药,也可改善眼部症状,且适用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鼻炎。对于中重度患儿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 鼻腔冲洗剂用于鼻腔和鼻窦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更适用于婴幼儿。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可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喷嚏和鼻塞症状。
  • 鼻用减充血剂:代表药物羟甲唑啉鼻喷剂,可用于严重鼻塞症状的患儿,且只能短期局部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有些家长也会海淘一些鼻喷雾剂,如日本地区的效果显著的药品。为此我们药师查询了相关代购网页,发现这类药品大部分是抗组胺药+减少鼻黏膜充血剂(例如萘甲唑林、羟甲唑林)的复方制剂。后者是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作用来缓解鼻塞的,起效快速。可是,长期连续应用可能会对鼻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建议家长不要自行随意使用。
  • 其他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二线用药。


三、过敏性鼻炎早预防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当宝宝处于婴幼儿时期,在过敏性鼻炎高发季,家长要勤清扫地毯,清洗床上用品、窗帘;宝宝出门最好是戴口罩,预防对柳絮、花粉、螨尘过敏。减少在花粉浓度最高的中午出门。
  2. 注意饮食:尽量少给宝宝吃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宝宝应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甜食或甜饮料等。
  3. 增强免疫力:宝宝应多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
  4. 预防用药:了解药物的用药方法、剂量、常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不要漏服、漏用、自行停药。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朋友们在和宝宝尽情游戏时,别忘记认真观察宝宝身体变化,宝宝不会表达自身不适,这时就需要细心的家长明察秋毫,遵照医嘱用药,带宝宝度过安全又快乐的春天!

(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张俊琦  武婉莹 管宸麟 李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