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签约服务费,加大政策倾斜,这样的家医签约可以有

2022/2/25 8:36:04来源:基层医界作者:陈项行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卫生、财政、人社、医保4部门出台《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若干意见》,旨在通过提高签约服务经费、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增加基层机构编制等支撑措施,激励基层医疗机构根据签约居民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签约定制服务,并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宁波四部门创新举措,出台签约服务文件,从八方面明文规定:


一是在提供10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包的基础上,将全面开展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专病指导等个性化签约定制服务,今年将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定制服务全覆盖。


二是推广家庭医生网上签约、在线健康评估、在线预约诊疗、在线远程医疗、慢性病在线复诊配药、在线健康监测管理等功能,不断改善签约居民就医服务体验。


三是调整签约费,一般人群每人每年150元、重点人群180元,由财政补助、医保基金和居民自付组成,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其中,财政补助资金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实行专项列支,不再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里安排。


四是在全市基层实施基本医疗保险长期住院费用按床日付费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平均住院床日限额达460元,标准为全省最高。


五是编制部门以“七普”人口净增量为基数,按每万服务人口15名的标准核定基层人员编制,全市共核增基层机构事业编制2000余名。


六是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评价细则,从数量、质量、效益和信任度4个维度建立签约工作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基层机构的绩效补偿和奖励拨付额度相挂钩,每年按照65%~ 75%的比例提取签约服务费用于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绩效分配。


七是连续3年实施家庭医生星级评定,建设以五星级家医为龙头、四星级家医为骨干、三星级家医为主体、年轻家医为基础的签约服务队伍,对星级家庭医生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奖上给予倾斜。


八是以区县市财政为主,市财政每年安排4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和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重点加强基层住院能力建设。


通过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专病指导等个性化服务来达到家医定制服务全覆盖的举措,有效满足了签约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可圈可点可赞!


作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措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地相继推出,目的就是改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而以人为中心,面向社区和家庭,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并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居民求医问诊,落脚点是健康。无论是“家庭医生”,还是“移动医疗”,人们选择向谁求助,归根结底无非就是看谁更管用。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覆盖范围固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但更应该牢牢紧扣居民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另外,还要为签约服务营造绿色通道,提高基层医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基层医生乐意签、主动签,认真履约、踏实服务。


一些居民之所以不签约,之所以缺少向“家庭医生”问诊的意愿,无非是认为签约不签约一个样,没有优越性可言,没有额外的健康关照,没有适时的、便利的健康服务,对基层医生没有足够的信任。


要让居民认可“家庭医生”,提高签约率,关键是围绕他们的现实需求做好、做细、做实、做新文章,同时把赋予签约居民的体制内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差异化政策,同现代技术支撑的灵活激励机制恰当对接起来,来提升可及性,增强凝聚力。


笔者认为


在政策倾斜、措施跟进、提高服务效能、健全队伍等方面实现新跨越、新提升,从个性化签约定制服务、推广在线签约服务功能、调整签约费、核增基层事业编制、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分配比例、家庭医生星级评定、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让家医服务内容、措施、水平升级,在做细、做实、做全、做新方面下功夫,来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让家医定制服务全覆盖,不断增强签约居民的信任感,不断提高签约服务精准性,让签约居民有更多的优先感、周到感、健康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