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 明年6月中旬实施

2018/12/29 11:34:41来源:央视网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12月27日,北京市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在去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和规范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规范更多医疗服务项目,通过有降有升的价格调整,助推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方式向内涵质量效率型转变,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从而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

  据悉,政策将于明年6月中旬实施,涉及全市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3000多所医疗机构。

  北京从2017年4月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反响良好。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完成门急诊量3.5亿人次,580万出院和住院病人治疗有序,取消了存在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加强。

  三级医院门急诊人次较改革前减少8%,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增幅近30%,三级医院出院患者增长11%,全市平均住院日缩短1天,分级诊疗成效明显,医疗机构功能分化符合改革导向和目的。

  为巩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成效,持续深化医改,去年7月,北京市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并形成《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本轮改革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脉相承,方案主体内容可以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控制检查费用;

  “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手术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体现医务劳动价值;

  “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价格;

  “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腾出费用空间;

  “一改善”是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按照国家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取消耗材加成的总体要求,今年,北京市将中医、病理、康复、精神、手术、检验6类项目同步纳入改革范围,并先期推出较为成熟的1600余项价格进行规范调整。坚持升降同步,调整服务项目比价关系,变“卖药品、用耗材”为“提升服务、规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