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官网挂出《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同时,还明确了可以使用静脉输液的具体指征以及门、急诊原则上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53种常见病多发病。
已经出台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就已明确,广东将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如今,这一覆盖范围扩展至基层医院,也就意味着,广东“叫停”门诊输液的系统工作即将全面铺开。
三种情况才使用静脉输液
通知指出,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静脉输液呢?通知明确,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具体指征为:(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 失血、休克等;(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 抗肿瘤等治疗;(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将开展静脉输液处方点评
通知明确了53种门急诊原则上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并要求各地要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 情况进行摸底,摸清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努力降低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开展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静脉输液处方点评,重点关注输液的必要性。要加强处方审核,对用 药不适宜处方,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 处方;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记录并 告知处方医师,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处方点评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不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建立临 床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月随机抽查1周门、急诊处方至少30例(不少于6种常见病多发病,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对抽查处方(用药医嘱)进行点评,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跟踪管理,持续改进。
53种无需静脉输液的疾病
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 3 天以内,体温 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广州一家社区医院负责人:
如非应急处理
不开静脉输液
25日,记者采访广州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收到文件,都非常认同取消“不必要静脉输液”,并表示收到《通知》之日起,马上执行。
“其实这几年来,大部分社区医院都在自觉严格控制门急诊输液。”越秀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她所在的社区医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除非是确实需要输液的情况,比如急症、应急处理等,不然我们是不会开静脉输液的。”
取消门诊输液,并不是新鲜事。早从2012年开始,全国就有多个地方的个别医院开始试点取消门急诊输液。然而,作为“吊瓶大国”,“头疼脑热就去打吊瓶”已成不少人的习惯,因此,取消门急诊输液推行得并不容易。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来静脉输液的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热、急性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她向记者坦言,其实这些疾病大多数都没有必要输液,输液属于侵入性、有创伤的给药方式,即使各个环节都规范操作,也可能存在不溶性微粒残留体内的风险。因此,相较于口服、肌肉注射,输液的风险其实最高。“这几年我们也费了很大的功夫说服患者。一开始肯定是各种不理解,甚至一些家庭病床指明要求要上门输液,现在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了。”
该负责人表示,减少不必要的输液,不再“过度输液”,不仅可以为患者节省开支、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也可以让医院节省更多不必要浪费的医疗资源。如今,她所在的社区医院输液室较原来减少了一半的面积,输液量更是减少了一半以上,如今,每天只有几例采取静脉输液的病例,“节省出来的医疗资源,可以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