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016/3/9 10:18:16来源:网络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之一,突发关节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是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有症状之一,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临床资料38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热阻络型证候标准》中湿热阻络型证候标准。临床表现为:第一跖趾、踝、膝、腕等关节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灼热,疼痛剧烈,昼轻夜重,行走困难,甚至下肢不能触地;尿赤,烦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本组病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70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6h,最长48h;发生在第一跖趾病例有18例,踝关节9例,腕关节8例,膝关节3例。

  治疗方法组方:黄芩、黄柏、大黄、牛膝。其中黄芩、黄柏、大黄等量,牛膝二分之一量,共碾细末,用时以白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置于沙蒿子饼上,外敷患处,患处极小不便贴敷的话,沙蒿子饼碾碎和中药粉调和置于患处,纱布包裹,外敷时间12—18h。

  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活动正常,血尿酸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血尿酸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血尿酸检查无变化。3.2治疗效果 38例病例中,30例痊愈,占77.9%;8例好转,占22.1%;总有效率100%。其中疗程最短8h,最长5d。

  典型案例患者,男,45岁。因“左足第一跖趾突发红肿疼痛1天”于2015年10月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有3年的痛风病史。就诊:左足第一跖趾及周缘皮肤鲜红、肿胀、灼热、疼痛剧烈,行走困难,伴心烦、口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尿酸456umol/L。当天在门诊外科处置室予上述方药外敷患处,连敷三天,每天敷药时间为8h。2015年10月6日复诊,诉第一天敷药后红肿热痛缓解一大半,再次敷药后红肿热痛消失,正常行走,余无其他不适。复查血尿酸正常。

  讨论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中医称之为历节病、白虎病、白虎历节,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临床辨证多将痛风发作归属于风湿热痹,主要病机为湿邪内蓄,郁而化热,血脉遇阻,经络凝闭。痛风多发生于中老年形体肥胖者,主要病因是嗜食肥甘厚味,蕴久内生湿热,湿热郁久不化酿成湿毒,又兼外感风寒,痹阻经络,气血瘀滞治病。胡荫奇教授认为痛风治疗宜从化痰、清热、活血着手,痛风的急性期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故治以清热利湿、消瘀止痛。方中黄芩、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大黄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牛膝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柏有明显抗炎解热作用,大黄能解热镇痛,牛膝对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可促进炎症肿胀消退。全放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共同促使血中浊毒排泄,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