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刚”做客“政策会客厅”,权威解读新政策

2017/6/19 15:15:00来源:慢病管理网作者:王斯麒

   对于慢病防控政策规划的充分理解有利于地方落实政策,推动慢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本次大会邀请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宣传司、基层司、医政医管局等慢病防控相关司局处室领导做客“政策会客厅”,从慢性病防治规划、健康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分级诊疗等4个层面解读国家最新的政策与规划,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640.webp (6).jpg

 

主持人 

640.webp (7).jpg 

杨洪伟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640.webp (8).jpg

刘利群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副巡视员

 

         嘉 宾       

640.webp (9).jpg


吴良有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处长

 

当好慢病管理的“领头羊”


  目前慢病防控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16年召开的卫生与健康大会和陆续出台的重大规划,均显示了中央对慢病防控的决心,要把健康中国建设打造成我国的优先发展战略,给慢病防控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国家的宏伟蓝图、总体战略都已经有了部署,关键要找到落实的路径、办法、措施。在今年出台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核心转变是由“疾病治疗为中心”向“综合的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这个转变需要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的服务。

  首先,在目标上强调“健康期望寿命”,更突显了生命周期里面有质量的生活,这就需要更加有效地防控慢病。

  第二,在目标上更加强调了“防控的效率”,核心的目标是降低重大慢性病的过早死亡,在十六项指标里也提出了降低慢病的病死率、发病率和提高管理率。

  第三,在防控措施上,明确政府、部门、社会、家庭和个人在慢病防控中的责任。未来所有健康的核心策略均是防治慢病,要改变计生部门单兵作战的格局,多部门作战,政府作为指挥官指导其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工作,个人和家庭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另外,在《规划》中提到了保障的问题,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中的“中国”二字,体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慢病防控措施与国际保持一致,并积极地参与全球卫生防控活动;“中长期规划”代表政策的延续性,充分调动政府各部分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慢病防控,早日实现“规划的目标”。

 640.webp (10).jpg

姜雯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健康促进处处长

 

慢病防治应从“源头”入手


  慢病防治的“源头”是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提高我们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增强慢病防治的意识呢?

  将健康融入所有,这个政策已经在全国健康卫生政策里面写进了方针,在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召开之前,广电、教育、财政、工商总局、新闻出版等九个部门下发了跨部门的策略,是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指导意见。2017年初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展望了未来5年如何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