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谢林根,男,1951年9月出生,吴中区胥口镇新峰村人。18岁那年,他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从那一刻起,他就整日为乡亲们的健康奔走忙碌。48年来,他放弃了进入上级卫生院工作的机会,始终坚守在村里卫生服务站,从不言悔,从不抱怨。哪怕是十年前自己不幸患上膀胱癌,他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为乡亲们看病。谢林根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恪尽职守,不仅深深地感动了乡亲们,也感染了他的小儿子。10年前,小儿子谢国新也放弃了城里工作,回到新峰村卫生服务站,接过父亲手中的听诊器,和父亲一起为村民们看病。提起谢林根父子,新峰村的父老乡亲是赞不绝口。
1.
家中大门,时刻都为看病乡亲敞开
今年66岁的谢林根是土生土长的胥口人。姐弟四人中,他排行最小。初中毕业后,他被村里选中,成为当时吴县第一批赤脚医生。在被送往大医院参加了半年的培训后,他回到村里,开始为乡亲们看病。谢林根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物质匮乏,医疗条件也很艰苦,所以作为赤脚医生,给村民看病主要依靠“一根针,一把草”。每到农闲时,他都要去采集草药。
作为赤脚医生,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忙和累。当时,村里有近2000人,而医生只有谢林根和另外两个女医生,大家每天忙得团团转,连回家后都不能好好休息。经常会有村民在晚上突然发病,家属不得不找上门来求助。每当碰上这样的情况,不管下雨还是下雪,谢林根总是二话不说,背上药箱就出门了。
让谢林根至今难忘的是这样一次出诊经历。有天晚上,外面风雨大作,夜里12点左右,突然有个村民来敲门,原来,他的妻子肚子疼得非常厉害,请谢林根去看看。见外面风雨实在太大,家人劝谢林根等雨小点再出门。可是在谢林根看来,病人家属冒雨找上门来,说明病人情况很急,他不能不去。于是,他背上药箱骑了自行车急忙赶往病人家。一番检查后,他认定病人是吃了不干净东西,引起了食物中毒。于是,他立即给病人打了一针,并喂了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又守在病人家里。过了一段时间,当病人情况明显好转后,谢林根才放下心来,骑自行车回家。不过,让谢林根没想到的是,当他骑车经过顾家墩时,一根电线杆被大风吹倒,连带着电线掉在了地上。“幸好没有电,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即便过去了几十年,每当回想起那一幕,谢林根仍觉得心有余悸。等他回到家时,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不管出诊如何辛苦,谢林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和逃避。当时先后和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另外两名同事,一人因为生病离世,另一人则因为干赤脚医生实在太苦,后来转了行。如今,只有谢林根一个人还坚守在村里。
由于看病认真,效果好,在附近乡亲们口中,谢林根很有口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胥口卫生院的领导点名要他。谢林根也明白,如果自己能调到上级医院工作,那就等于身份转正,收入也会高许多。不过,当时村里的书记却撂下一句话:“其他的医生都可以走,但是谢医生不能走,你走了,乡亲们咋办?”听了书记这话,谢林根心里也不是滋味。当初,村里选送自己出去培训,就是为了方便乡亲们看病,自己哪能抛弃乡亲们呢!就这样,他放弃了去乡镇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留在了新峰村,这一干又是三十多年。
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村民都知道谢林根家的住址。而谢林根的家门,每天都很晚才关门,就是为了方便病人随时来家中看病。
2.
子继父业,父子俩共同守护乡亲健康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