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基层儿科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高烧不退的情况,有些医生,甚至家长会要求打退热针,想迅速降低温度到正常水平。退热针虽然起效迅速,结果明显,但是真的安全吗?
退热针成分
一般退热针成分: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赖氨匹林。这三个药物全部对儿童有很大副作用。
安乃近和复方氨基比林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降低或其他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而中性粒细胞是组成人体免疫的重要成分,使用这些药物,会使患儿免疫力降低,从而病毒、细菌更容易入侵,导致感染。
而赖氨匹林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虽然阿司匹林广泛用于成人的发热、头痛等,但是对儿童可不能轻易使用。因为该药会诱发一种严重的病理反应——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会影响身体各类脏器,尤其损害肝脏和大脑,导致肝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所以,目前的退热针对儿童而言,没有一类是安全的。所以一定不能轻易使用!
提问
&
解答
Answers
儿童发热应该使用什么药物?
目前对儿童而言,指南推荐的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这两种药物有口服和栓剂两种。
而一般建议,儿童发热超过38.5℃,才使用上述口服药物。
注意: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
发热会烧坏脑子吗?
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最重要。
而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
能不能同时进行物理降温?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如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往往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同时过度或大面积使用物理方法冷却身体,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克服物理降温的作用。
重点来了
可以使用的降温措施
对发热儿童可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参考文献: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3): 161-168.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