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一例患者分析

2018/9/13 14:35:23来源:合理用药科普作者:关博 陈立新

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4月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2007年在我国广泛使用。

该药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谱广,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等均有杀菌抑菌作用。

利奈唑胺在临床的应用增多,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也逐渐增多,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重症感染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其预后,甚至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1]。                          

微信图片_20180913143210.jpg


一、病历摘要



患者綦某,男,88岁,已婚,于2017年05月07日,因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偶伴心绞痛,体温最高达38.4℃,逐渐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以“发热原因待查,尿路感染”为诊断收入院治疗。

入院尿常规示:白细胞(高倍视野)584.4HPF,细菌(高倍视野)21.1HPF,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7.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3%,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给予厄他培南1g日一次静脉给药,5月17日各项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尿路症状得以改善,停用厄他培南,5月18日再次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38.7℃,浑身酸痛,CT提示:肺部感染。

考虑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本例为高龄伴有基础疾病且长期住院患者,由于患者免疫力减弱,合并营养不良,不排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先后给予